六月,驕陽似火。蘭考焦裕祿紀(jì)念館,松柏環(huán)繞,肅穆莊嚴(yán)。人們排著長隊進館參觀,感受著焦裕祿精神,為焦裕祿的事跡感動。焦裕祿巨大雕塑前,一排新黨員在進行入黨宣誓。
參觀最后,人們來到音像廳觀看電視文學(xué)《焦桐樹》,立體地形象地感知焦裕祿當(dāng)年治理風(fēng)沙、內(nèi)澇、鹽堿,心系人民、一心改變蘭考面貌的事跡。結(jié)尾,有這樣一段非常動情的解說詞:“我在想,如果我們每一位黨員都像焦裕祿同志那樣,我們的黨章會更加輝煌;我在想,如果我們每一位縣委書記都像焦裕祿同志那樣,我們的黨旗會更加鮮亮;我在想,如果我們的每一位公仆都像焦裕祿同志那樣,我們的人民會更加安康;我在想,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像焦裕祿同志那樣,我們的祖國會更加的美麗富強。”
帶著感動,帶著震撼,也帶著思考,我們走出了展覽館,久久地在咀嚼著那擲地有聲的四個“我在想”。
時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推進,按照教育實踐活動的總要求,每個黨員領(lǐng)導(dǎo)干部都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我在想,這次活動主要以《黨章》為鏡子,而模范踐行《黨章》的優(yōu)秀黨員焦裕祿也是一面鏡子。
以焦裕祿為鏡子,照一照我們對人民群眾的感情有多深。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對群眾的感情是衡量一個黨員是否合格的重要標(biāo)準(zhǔn)。因而,習(xí)近平總書記總結(jié)的焦裕祿精神,第一條就是“牢記宗旨、心系群眾,‘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以焦裕祿為鏡子,就要像他那樣與群眾心相連、情相依,同呼吸、共命運,視群眾為父母,誠心誠意當(dāng)公仆;以焦裕祿為鏡子,就要像他那樣,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xiàn)在群眾的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guān)心群眾、幫助群眾;以焦裕祿為鏡子,就要像他那樣,始終堅持群眾路線,認真落實以人為本,真正做到權(quán)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以焦裕祿為鏡子,就要像他那樣,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幫群眾之所需,認真解決民生問題,努力把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這樣,我們的黨章會更加輝煌!
以焦裕祿為鏡子,照一照我們艱苦奮斗精神有多強。艱苦奮斗精神,是我們黨的立業(yè)之本、取勝之道、傳家之寶,也是焦裕祿精神的精髓。當(dāng)年,面對蘭考自然災(zāi)害的肆虐和貧困落后的實際,焦裕祿“拼上老命干一場,決心改變蘭考面貌”,帶領(lǐng)全縣人民大力治理風(fēng)沙、內(nèi)澇、鹽堿“三害”,親自種植泡桐樹,以滿腔熱情和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改天換地的英雄壯歌。他生活儉樸,勤儉辦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衣、帽、鞋、襪都是補了又補、縫了又縫。其一言一行對艱苦奮斗做了生動詮釋,贏得了群眾的真心擁護和愛戴。當(dāng)前,我們正在為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而奮斗,前景輝煌而困難多多,廣大黨員干部尤其要發(fā)揚艱苦奮斗作風(fēng),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大手大腳,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fēng),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使艱苦奮斗精神成為凝聚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未來的無價之寶。這樣,我們的黨旗會更加鮮亮!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