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撈隊:打撈行動高度危險 設備養(yǎng)護需資金
此類事件曝出,人們往往會同情死者,指責打撈隊的無情與冷漠。按照死者為大的傳統(tǒng),打撈隊漫天要價或許可以譴責。但作為打撈隊本身,他們?yōu)槭裁匆邇r?要價的依據(jù)和標準是什么?記者肖源昨晚聯(lián)系了兩家打撈隊。
對于人們所譴責的這些"撈尸要錢"行為,退伍兵出身的鄭利凱有自己的看法。鄭利凱是一個民間救援隊隊員,他的團隊在工作之余,4年時間打撈了40多人。
鄭利凱:如果他家里確實有條件的話,給我們一個辛苦費,像我們設備每年要保養(yǎng),我們出人出車。如果水情要好點還可以,要是水情不好,水較深的話,這種情況是非常危險的,對自己生命都存在一些威脅。
這些威脅,在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的李延照眼里,卻是非常具體的:
李延照:一方面,水下你不知道深淺。第二,水下是非常漆黑的一個環(huán)境,你要克服心里恐懼。第三,水底下可能有水草。第四,水下可能有漁網(wǎng),水下有水草、水下有漁網(wǎng)可能會把這個人纏住了上不來。第五,這個水可能會有暗流,如果有暗流的話,就很有可能把人帶走,這都是一些致命的危險。
打撈隊:政府可通過購買公共服務彌補公共救助缺位
鄭利凱說,撇開傳統(tǒng)觀念所認為的“晦氣”不談,單就這些危險,既不可預知,又無法防范。以至于保險公司都不肯為他們承保:
鄭利凱:因為我們這個行業(yè)屬于高危行業(yè),相對不管是訓練還是什么都存在著危險,所以我們也考慮過保險方面,但是保險公司對高危行業(yè)保險一般情況不給保。
李延照表示,盡管高度危險,作為民間救援隊,許多情況下,他們是免費服務的:
李延照:我們基本上都是不收錢的,但是也會收。收是為什么呢?首先我們的設備維護是需要資金的,還有一個就是避免給同行制造生存壓力。再有就是一些特殊情況,比如說是救人的,我們不會要錢。第二,他的家庭條件不好的,我們不會要錢,我們賠錢我們也得去做。
人身安全、經(jīng)濟條件、道德壓力……種種限制,使得民間打撈隊無處藏身。于是一些人將這一切歸咎于政府公共救助的缺位。而在藍天救援隊李延照看來,一些事情,政府部門也不好伸手:
李延照:你讓政府來承擔,政府也不敢承擔啊,政府如果搞上這么一套裝備,潛水員下去了,打撈不上來,好吧,你政府不作為。民間救援呢,我是給你提供服務,找到人了皆大歡喜,我找不到了你不能說我,國家如果承擔的話,這個事情不就來事了嗎。
李延照說,就他目前的經(jīng)驗來看,由政府通過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來彌補公共救助的缺位,或許是個不錯的辦法:
李延照:政府可以和成型的救援組織達成一種政府購買服務,就是說在當?shù)赜凶龅谋容^不錯的公益組織,政府可以經(jīng)過驗收也好、考核也好,給這些隊伍提供一些必備的救援裝備,這樣就減輕了志愿者團隊的負擔,志愿者團隊就可以提供一些義務救援了,這不就解決了這些問題了嗎。
面對“挾尸要價”,只有“挨宰”的份?
浙江溫嶺一對戀人河中溺亡,民間撈尸隊先是報出1.2萬元的高價,幾經(jīng)砍價,最后以3000元成交。對此,有人抱怨撈尸隊漫天要價太缺德,也有人認為撈尸行為應回歸公益屬性,政府不能缺位。
“撈尸費”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道德聯(lián)想:人都去世了,撈尸體還要錢?但是,應看到事件中撈尸的責任主體不是政府部門,而是民間救援隊,他們沒有直接的打撈義務,從事的又是有成本、有風險的市場活動。人們所詬病的,不是撈尸隊該不該收費,而是不該收太多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