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泉同志在自己辦公桌的醒目位置擺上了“1號接待員”的牌子。他說,這樣群眾上訪一眼就知道該找誰了。
他是一個令人仰慕的榜樣!一位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
他工作在“清水衙門”,處理著“機關(guān)第一難”,每天聽的是罵聲、哭聲和埋怨聲,做的是煩事、難事和窩囊事。然而,為了信仰和理想,他付出了22度春秋,用一身正氣、骨氣和血氣實踐著共產(chǎn)黨人的宗旨。
他,就是江蘇省泰州市“1號接待員”,泰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市信訪局局長張云泉。
“群眾把我們看作希望,我們不能讓群眾失望”
張云泉的“女兒”方小娟要結(jié)婚了!這個消息一時在泰州傳為佳話。一場婚禮如何這般為人們津津樂道?是因為愛情的轟轟烈烈,還是因為新娘的傾國傾城?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方小娟4歲時,父親突發(fā)腦溢血身亡,母親不堪如此重擊,得了偏執(zhí)性精神病,一口咬定丈夫是被人謀害而死。從1986年開始,母親帶著她輾轉(zhuǎn)上訪,要求“申冤”,讓年幼的方小娟落下一身病,性格也變得冷漠了。
1996年10月,得知方小娟母女回鄉(xiāng),張云泉趕到她家。方小娟聽人說抓她來了,就把住大門,一雙大眼睛充滿敵意。張云泉剛喊了她一聲,她就喚出一條黑狗撲上來。膽大心細的張云泉喝住黑狗,走進屋里,默默地收拾如一盤散沙的鍋碗瓢盆、桌椅板凳。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個隨母親上訪多年、被多次收容遣送的“野丫頭”被深深地觸動了,她慢慢地走近張云泉,開始了人生新的征程!從此,張云泉帶她和母親去看病,并認她作了干女兒,安排她上學(xué),送她進電腦班,讓她學(xué)插花,現(xiàn)在她已成為泰州市區(qū)一個花店的插花師。在去年農(nóng)歷臘月二十舉行的婚禮上,不善言辭的方小娟當著親朋好友的面,含著眼淚說:“沒有我干爸、干媽,就沒有我的今天!”
站起來是把傘,為百姓遮風(fēng)擋雨;俯下身是頭牛,為人民鞠躬盡瘁。57歲的張云泉說:“群眾把我們看作希望,我們不能讓群眾失望。信訪工作說到底是黨的群眾工作,就是要在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架設(shè)‘連心橋’,信訪工作者就要當好‘連心橋’上的一塊磚。”
去年9月14日,天上飄起了綿綿細雨。某食品廠多名職工來到信訪局,反映改制期間的暗箱操作問題。“我們就找張云泉!”不少職工這樣高喊。張云泉立即趕到現(xiàn)場,剛想說話,情急的職工一擁而上,把他推倒在水汪汪的地上。一名認識他的上訪者連忙把他抱起來:“張局長,我們不該推倒你,你要為我們做主啊!”
雨逐漸大了起來。一身雨水的張云泉提議到信訪大廳去談,可情緒激憤的職工根本聽不進去。同事替他撐起了雨傘,他拒絕了:“這么多群眾都能挨淋,我為什么不能?”
他穿著短袖衫苦口婆心地勸說,在雨里站了40多分鐘。人心都是肉長的,群 眾被他的真誠感化了,和他一起走進了信訪大廳。
當天,張云泉找來該廠的負責(zé)人,后來與有關(guān)部門協(xié)調(diào),成立工作組進駐食品廠,查清了事情真相。春節(jié)前,把扣發(fā)的工資福利發(fā)到工人手上,改制中收取賄賂的負責(zé)人也鋃鐺入獄。
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說起張云泉,也是感慨萬千:“他真心誠意地為民解難,為黨分憂,把青春年華和全部精力默默地奉獻給黨和國家的事業(yè),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
“我最大的滿足,就是讓群眾從我們身上看到共產(chǎn)黨好”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