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在上古時是顓頊(zhuān xū)部族活動的中心地區(qū),故有“顓頊遺都”之稱。有關顓頊的傳說史書多有記載。相傳顓頊為黃帝之孫,昌意之子,生于若水(今四川省渡口一帶),實居窮桑,七母女樞因感“瑤光”而生,十歲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位,初封高陽(今河北高陽縣東),都于帝丘(今濮陽縣西南)。在位七十八年,壽九十八歲,號為高陽氏,列為五帝之一,死后葬于動郡濮陽頓丘城門外廣陽里中(今內(nèi)黃縣三楊莊西)……【詳細】
黃帝戰(zhàn)勝蚩尤后,建立了部落聯(lián)盟,黃帝被推選為部落聯(lián)盟首領。他帶領大家發(fā)展生產(chǎn),種五谷,馴養(yǎng)動物,冶煉銅鐵,制造生產(chǎn)工具;而做衣冠的事,就交給正妃嫘祖了。在做衣冠的過程中,嫘祖和黃帝手下的另外三個人作了具體分工:胡巢負責做冕(帽子);伯余負責做衣服;于則負責做履(鞋);而嫘祖則負責提供原料,她經(jīng)常帶領婦女上山剝樹皮,織麻網(wǎng),她們還把男人們獵獲的各種野獸的皮毛剝下來,進行加工。不長時間,各部落的大小首領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嫘母因為勞累過度而病倒了。她不想吃飯,一日比一日消瘦。周圍的男男女女,人人焦急萬分,個個坐臥不安。守護在嫘祖身邊的幾個女子,想了各種辦法,做了好多嫘祖平時愛吃的東西。誰知嫘祖一看,總是搖搖頭,一點也不想吃……【詳細】
帝嚳(kù),名俊,號高辛苦、氏,是黃帝曾孫,玄囂孫子,父親叫矮極,顓頊是他的堂房伯父。相傳帝嚳生于窮桑(西海之儐),母握裒因踏巨人足跡而生。帝嚳少小聰明好學,十二三歲便有盛名,十五而佐顓頊,封有辛地方(今河南商丘),實住帝丘(今濮陽),三十而得帝位,遷都毫邑(今河南偃師縣西南),在位七十年,享壽百歲。死后葬于商丘市唯陽區(qū)南25公里的高辛集(另一說法帝嚳死后葬于濮陽頓丘城南臺陰野之秋山。)……【詳細】
【公文寫作欄目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