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與思考】
郭美美事件自從發(fā)生,就把中國紅十字會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社會公眾不斷對它產生各種質疑,近兩年來,又爆出“上海紅會萬元餐費”、“成都紅會汶川地震募款箱多年未取,箱內捐款發(fā)霉”等負面信息,更是讓紅會的形象日跌千里。雅安地震,牽動了很多國人的心,當大家都全力以赴去抗震救災時,紅會卻面臨著尷尬境地。盡管中國紅十字會做了大量工作,但并未得到社會的認可。很多公眾仍然將郭美美事件作為紅會貪污腐敗、挪用款物的代名詞。這種情況對救災、救助、救護等工作的展開非常不利。在這種情形下,重新啟動對郭美美案件的調查,是出于必須也是出于無奈。
實際上,對于公眾來講,我們更關心的不是“查人”,而是“曬賬”。與郭美美劃清界限、徹底決裂,這只是紅會挽回形象的第一步,要想重塑國人對紅會的信心,還必須要做到公開透明。只有紅會本身的努力還不夠,我覺得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首先,對于公眾來說,我們有權利知道自己所捐助的每一筆錢是否用在了那些急需幫助的人的身上,我們有監(jiān)督的權利。但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比起每個人都散亂的、單獨的與災區(qū)聯系,紅十字會可以從中起到組織的作用,它的組織結構相對來說比較完整,能夠比較快捷、有條理地去做慈善事業(yè)。因此,作為普通公眾,要能夠以一種包容的心態(tài)去看待這件事,不要太過偏激地認為紅十字會全是郭美美之流,毫無可取之處。且靜下心來關注紅會是否能夠給公眾一個滿意的答復。當然,要想公眾對紅會重拾信心,紅會自身必須做出相應的表態(tài)與動作。
其次,對于紅會本身來說,我們都應該明白,郭美美只不過是導致紅十字會信任危機的“一根稻草”,不能寄望于郭美美事件的重新調查,就能救贖紅十字會,要重塑紅十字會的公信力,重拾人們對他的信任,根子還在于紅十字會脫離官僚化的體制轉型、建立善款透明化的運作機制。程序上進行透明化、公開化,接受內部與外部的監(jiān)管,比如接受紅會的社會監(jiān)督委員會和國際紅十字會等的監(jiān)督。當每一筆捐款都有據可查,每一筆善款的使用去向都公開透明,那么,公眾看到自己捐獻的錢物最終都用于幫窮扶困,慈善組織才會得到公眾的信任。除此之外,對于現階段的紅會來說,“懲惡”比“揚善”更加緊迫,經過調查,抓住紅十字會中的“惡人”并將他繩之以法,給公眾一個交待,并廣為告之,從根兒上來消除郭美美事件帶來的巨大信任危機,才是當務之急。
再次,對于第三方機構來說,也要充分發(fā)揮其外部監(jiān)督的作用。2012年,紅會力邀王振耀、白巖松等社會各界精英,組成16人社會監(jiān)督委員會,力圖以中立、專業(yè)的力量,促進紅會公開透明。那么這個委員會自身也要有所作為,能夠真正的做一些實事,幫助紅會重樹信心。
最后,社會的體制改革、社會監(jiān)管也要到位?!都t十字會法》規(guī)定,中國紅十字會從性質上看是慈善公益組織,從體制上說是社會團體。可是與其他公益組織和社會團體不同,紅十字會享有法律賦予的獨特地位,比如免予社會團體登記、工作人員參照公務員管理、享有部分財政撥款等。這種“計劃體制”下的組織架構一方面使得其得以游離于監(jiān)督之外,另一方面官僚化的體制又使得其運作效率極其低下。如何去行政化、擺脫官僚化,也是擺在紅十字會面前的一個問題。
我相信,只有多管齊下,才能解決問題,才能不讓“郭美美”之流再損害紅會的形象、傷害社會公眾的愛心!
歡迎繼續(xù)關注經典案例。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416w.cn,違者必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