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聲】
編者按:根據《國際金融報》不完全統(tǒng)計,自2007年算起,5年來,全國共有37座橋梁垮塌,其中13座在建橋梁發(fā)生事故,共致使182人喪生,177人受傷。 平均不到兩個月就會有一起事故發(fā)生,平均每年有7.4座“奪命橋”,并且橋梁事故數量逐年增長。
然而,在上述37起垮塌事故中,可查被問責的僅有7起,問責率僅為18.9%。關于這些事故的調查報告、橋梁質量調查報告也鮮有公諸于眾,多以車輛超載、洪水暴雨、年久失修、日常管護不到位做解釋,盡量回避橋梁質量問題。
事件發(fā)展:
哈爾濱大橋垮塌事故原因稱超載
2012年8月24日5時30分左右,通車不到1年的哈爾濱陽明灘大橋引橋發(fā)生斷裂,致使4輛大貨車墜橋。事故造成3人死亡、5人受傷。19日下午,哈爾濱市發(fā)布“8·24”三環(huán)群力高架橋鴻福路段上行匝道傾覆事故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稱,此次事故性質為由于車輛嚴重超載而導致匝道傾覆、車輛翻落地面,造成人員傷亡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報告對橋梁設計合理與否無回應
盡管,哈爾濱方面稱,受檢的蓋梁芯樣混凝土強度和蓋梁主筋直徑、屈服強度等技術指標符合要求。這表明,垮塌橋梁不存在偷工減料的問題,不是“豆腐渣工程”。
可是,對于輿論此前質疑的橋梁設計是否存在問題,哈爾濱方面并沒明確回應。眾所周知,工程建得再結實,如果橋梁本身存在設計缺憾,那么仍然存在極大的安全風險。
哈爾濱通報稱塌橋事故直接原因系車輛超載
2012年9月19日下午,哈爾濱市發(fā)布“8.24“三環(huán)群力高架橋鴻福路段上行匝道傾覆事故調查結果。事故性質為由于車輛嚴重超載而導致匝道傾覆、車輛翻落地面,造成人員傷亡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據專家組分析意見、檢測檢驗機構檢驗結論和調查組調查取證認定,三環(huán)群力高架橋鴻福路上行匝道傾覆、車輛翻落地面、人員傷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王志武駕駛超載貨車,勘定張會波、劉國東駕駛擅自改變外形和技術數據的嚴重超載車輛,在121.96米的長梁體范圍內同時集中靠右行駛,造成鋼混疊合梁一側偏載受力嚴重超載荷,從而導致傾覆。
間接原因:
1、8月24日雙城交警大隊蘭陵中隊和新興中隊沒有發(fā)現事故車輛經過其管轄路段。
2、哈爾濱市公路管理處對上級抽調執(zhí)法人員增援京哈公路改造工程王崗鎮(zhèn)路段的要求考慮不周。八名執(zhí)法人員全部從京哈公路雙城養(yǎng)路段抽調,致使路政巡查工作出現疏漏。
3、8月23日吉林省德惠市公路管理段對2-4號車進行了處罰,沒有按規(guī)定采取卸載措施。
事故性質:事故調查組經過取證,根據專家分析意見與國家建筑工程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結論,認定此事故是由于車輛嚴重超載而導致的匝道傾覆,車輛翻落地面,造成人員傷亡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事故責任認定及處理意見:對肇事車輛相關人員移送哈爾濱市公安交管部門依法處理。對雙城市交警大隊蘭陵中隊,新興中隊及哈爾濱市公路管理處交由市監(jiān)察局嚴肅問責。對吉林省德惠市路政段在超載貨車處罰過程中存在的違規(guī)問題,將呈請黑龍江省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向吉林方面通報并由其依據有關規(guī)定調查處理。
哈爾濱陽明灘大橋斷裂已致3死5傷
8月24日拍攝的發(fā)生斷裂的大橋和墜落車輛。
事故現場。新華社發(fā)
當日5時30分左右,通車不到1年的哈爾濱陽明灘大橋發(fā)生斷裂,致使4輛大貨車墜橋。據消防部門消息,目前已造成3人死亡、5人受傷。新華社發(fā)
據了解,陽明灘大橋是目前我國長江以北地區(qū)橋梁長度最長的超大型跨江橋,于2011年11月6日通車。它北起松北區(qū)三環(huán)路與世貿大道交叉口,南下跨越松花江航道與三環(huán)高架路銜接,全長15.42公里,橋寬41.5米,雙向8車道,設計時速80公里,最大可滿足高峰期每小時9800輛機動車通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