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為認為,附近從1968年起就先后建有香料廠、油漆廠、電鍍廠等多家企業(yè),工廠旁的河水也可能是它們污染的。
環(huán)保部門每年對該廠的檢測都是合格的。
官方說法
紅色不等于不達標
在滄縣環(huán)保局,工作人員出示了建新化工廠的河北省排放污染物許可證,表明環(huán)保部門認定該廠排放達標。
關于廠區(qū)附近紅色的水,滄縣環(huán)保局局長鄧連軍解釋說:“紅色的水不等于不達標的水。有的紅色的水,是因為物質(zhì)是紅色的,比如說放上一把紅小豆,那里邊也可能出紅色,煮出來的飯也可能是紅色的。”
村民打出的水與純凈水對比 鄧連軍說,媒體曝光問題后,環(huán)保局向畜牧部門了解到,養(yǎng)雞場的自然死亡率是2%到6%,上述養(yǎng)雞場的死亡率靠近6%的上限,不能完全斷定就是喝這個水死的。目前環(huán)保局已對小朱莊的地下水取樣,正在進行化驗,但需要一定時間。
對此說法,村民朱秀江說:“要說合格,我們老百姓也沒檢測手段,就憑直覺,它熏得我喘不上氣來,你們就能說合格?”
鄧連軍說,環(huán)保局是1997年才成立的,而建新化工廠1988年就已經(jīng)建廠,污染到底是什么時候形成的不好確定。環(huán)保部門正在積極地檢測,準備請專家論證,再進行治理。
“紅豆局長”是怎樣“練”成的
在這樣鐵證下,河北滄縣環(huán)保局局長鄧連軍居然理直氣壯地提出“紅色的水不等于不達標的水”,并且還拋出了“紅豆理論”來為“紅水”辯解,引來網(wǎng)友罵聲一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科院水資源所所長王浩說鄧連軍“睜眼說瞎話”。
看著暗紅的地下水,面對明顯的污染,鄧局長大人用一句“水煮紅小豆”來歪解,可謂是練就了一張睜眼說瞎話的厚臉皮。然而,不達標的水終究是不達標的,不合格的局長永遠是當不長的。一句雷人言語斷送了卿卿前程,鄧連軍如今是烏紗不保了。不過雖然“紅小豆局長”被“煮死了”,但是更值得我們深思反思的是“紅小豆局長”是怎么“練”成的?。?/p>
無知讓鄧連軍睜眼說瞎話毫不婉轉(zhuǎn),毫無畏懼。無知在哪些地方?其一,不懂業(yè)務。鄧連軍恐怕對于水污染究竟有些什么樣的表象狀況都是不清不楚,所以才會在面對紅色地下水說其不一定就不達標;其二,不曉形勢。什么形勢?如今全國都在講為民,萬眾都在查官“漏”,但有只言片語上的過失就會讓一個官員萬劫不復。鄧連軍直言“水煮紅小豆”充分暴露了其如井底之蛙不曉社會民眾形勢,缺乏對外界的了解熟悉。
無知者無畏,無畏者狂言,所以鄧連軍才能夸夸其談“水煮小紅豆”。然其無知緣何練來?緣于民生觀念的缺失,責任意識的缺失。只有長期缺乏責任感的官員,才能睜眼說瞎話,只有完全沒有民生觀念的官員,才敢拿“水煮小紅豆”來糊弄民眾。
常說為官者當公道正派,當為民請命。不過很遺憾的是我們從鄧連軍的言行中沒有看到一絲的公正、半點的為民。面對顯而易見的污染能用“水煮小紅豆”來解釋,無疑是需要很大的“魄力”和“勇氣”的,練就這樣的“魄力勇氣”其實是讓民眾不寒而栗的,這樣的“魄力和勇氣”,正是干部管理部門應該嚴厲打擊的。從“紅小豆局長”事件暴露出組織人事部門在干部教育上,干部選用上都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一個“紅小豆局長”的出現(xiàn)姑且笑笑小懲大誡,如果多出現(xiàn)幾個這樣的“紅小豆局長”,恐怕到時候是哭都找不到地兒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