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中美進行對比,當鄧小平結束了文化大革命、并開始改革開發(fā)時,所做出的改變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在當年的社會格局之下,這樣的改變可謂翻天覆地。中國有鄧小平在30年前做出改變?yōu)橄壤?,所以當個人遭遇困境是,也會激發(fā)“改變”的意識,并切實做出一些改變。
相反,冷戰(zhàn)勝利后的美國,自認為自己的制度是完美的,便不再考慮改變。你可以從美國人對憲法的言論看出,他們對本國制度的高度自信,這種自信甚至到了崇拜的程度。今天的美國憲法倒更像是圣經一般的宗教典籍,而非政治文獻了。
在經濟上,也可以看見美國保守的態(tài)度。例如對于禁槍,盡管有許多游說組織支持禁止槍械。并且,槍支的確對美國社會構成了安全上的威脅,但美國依舊不愿意做出任何的改變。許多禁槍人士,雖然承認自由持有槍支對社會構成威脅,但他們依舊不愿意修改18世紀制定的憲法。關于是否禁槍的討論,幾乎已經成為宗教學問題,而不再是基于槍支造成的社會問題的客觀需要。
另外一個難以改變的因素是“利益集團”。這樣的現象在歐洲十分突出。從前,我們出于良好的意愿建立了一個完善的社會福利網,為失去社會工作的人提供社會保障。隨著人口的逐漸老齡化,歐洲經濟逐漸減速,對于國家而言,這樣龐大的社會福利體系變得越來越難以承受。這就是歐債危機發(fā)生的原因。這導致了只有經歷一場大規(guī)模的經濟危機,政治家們才能使國家的體系重新回到平衡的層面上。
隨著國家福利越來越好,許多人不能忍受福利受到任何的削減,一旦有人試圖削減福利,這些人就會在選舉中投反對票、群起而攻之。不僅是歐洲,美國也有類似問題美國的社會安保、養(yǎng)老金體系一旦改革,將會影響到老年人的利益。而老年人在選票上占有很大的比重。
接下來我想談談,國家衰落的第二和第三個原因,也就是帝國式的擴張,和不穩(wěn)定因素。
在一戰(zhàn)二戰(zhàn)之后,英帝國難以支撐龐大的帝國體系。那么當今的美國能否維持它在世界上霸權地位?在許多美國人看來,美國一定能維持它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
目前美國的軍費開支只占其GDP的4%。這樣一筆軍費開支與社會保障、養(yǎng)老金相比,不能算是一筆很大的開支。隨著美國逐步削減政府財政赤字,軍費開支將會面臨極大的削減壓力?,F在,美國已經開始削減軍費,據稱在未來的10年中將會削減近1000億美元。
最后我們來討論,“穩(wěn)定”對于國家崛起的影響。
我知道在中國“穩(wěn)定”有著很高的地位。當然穩(wěn)定是好的。但從過去的經驗來看,不穩(wěn)定也不一定會引發(fā)經濟上的災難。
以美國為例,1861年,美國發(fā)生了南北戰(zhàn)爭。國內局勢可謂極其不穩(wěn)。但這場戰(zhàn)爭并沒有阻礙美國在經濟道路上的前行。這場內戰(zhàn)只是美國工業(yè)上的一個小插曲。我倒不是說中國應該打內戰(zhàn)。但從許多國家的歷史經驗看來,不穩(wěn)定時期并沒有影響到經濟的增長,中國也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啟示。
我認為,當一個國家踏上工業(yè)化、現代化的正軌后,這樣的歷史進程是非常強有力的。中國在快速發(fā)展的同時,必然會面臨很多不穩(wěn)定的因素。但在如此強大的歷史進程面前,未來中國的經濟發(fā)展并不一定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我也不認為未來的中國會完全廢止市場經濟而轉向共產主義的那種計劃經濟。
我的講座到此為止,感謝大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