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與“微博”,這兩個時下最“火”的詞放在一起,將會迸發(fā)出怎樣的火花?那么,再加上一位以犀利幽默的語言吸引了數(shù)百萬粉絲的“大V”,又將帶來哪些更多的精彩點評?
如何“振興”老百姓的錢包?新能源產業(yè)該瞄準國內市場還是國外市場?如何爭取更多的國際話語權?為什么要人人爭做外交家?如何展現(xiàn)一個“最能打動人心”的中國?為什么要做好打“網絡戰(zhàn)爭”的準備?最后微博“大V”還將教您如何吸引上百萬的粉絲!更多精彩內容,也可點擊[詳細]查看現(xiàn)場速記實錄。
一、如何“振興”老百姓的錢包?
十八大報告中,有六個話題特別明顯,第一個是居民收入翻番,第二個是生態(tài)文明建設,第三是網絡安全和網絡文化,第四個是中國國際話語權問題,第五個是公共外交,第六個是人文外交。
我們先從第一個話題說起,居民的收入翻番,這個是大家很關心,也覺得很振奮的一件事情,因為這件事情不僅是收入水平在提高,也包括相關的資產水平,包括現(xiàn)在股民都在憧憬著股市不說翻番,漲個50%有沒有可能。這些東西我想都是跟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也是拉動內需的關鍵,因為只有大家的收入水平提高了,內需才能拉動得更快。
從現(xiàn)在的國際形勢來說,歐美的經濟形勢不是特別好,其實已經影響到我們外向型經濟了。我們回頭看,中國最大的市場在國內,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怎么拉動內需?那么前提是要“振興”大家的錢包,大家收入多了,資產水平提高了,他就愿意更多的投資,更多的去購買,這樣相關的產業(yè)就自然拉起來了,我們就不會像以往那樣過于被動,過多依賴于外向型經濟,遭受到來自外界的風風雨雨的挑戰(zhàn)。
從全球的角度來說,西方國家都走過相似的路程,比如美國,美國在100多年前,他走過快速成長的過程,他前期是GDP走得特別快,但是在前期同時人均GDP走得不太快,所以積累了很多的社會矛盾和問題,到了中后期他就開始自覺的調整。
怎么解決這些問題?比如說振興股市、投資市場,包括強制增加大家的收入標準,比如說資本主義國家曾經有一段提高最低工資水平等等,各個方式增加大家的收入水平,由于中后期在收入水平增加比較快,極大的改變了這種社會關系,改變了社會的分配關系,從而給他的國家進一步發(fā)展積聚了新的力量,因為脫離了人均GDP的增長是沒有常性的,而且時間長了也會積累社會矛盾,所以我說中國是不是也到了這樣的一個時期,我們這十年GDP發(fā)展特別快,但是人均GDP稍微慢一點,如果在下一個階段把人均DP拉起來的話,我覺得中國的發(fā)展后勁就特別大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