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個年級發(fā)展不平衡。
請老師們先看這兩個統(tǒng)計表,從畢業(yè)水平考試和縣調研考試成績統(tǒng)計表中,初中:八年級全縣第八,九年級第21;小學四年級第11,六年級第20名。特別是2010年的八年級全縣第八,到2011年九年級時怎么就變成了第21?很容易看出:我們仍然存在“肄業(yè)年級好,畢業(yè)年級差。”的問題。我百思難得其解,通過和許多老師交流,終于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畢業(yè)年級的管理存在漏洞,四月底以后,斷斷續(xù)續(xù)就有職業(yè)學校來學校宣傳招生了,班主任也看重了招生獎金那塊大蛋糕,對學生忽視管理,只要他請假回去拿職高預交學費,班主任喜笑顏開,一概放行。學生本來就不想學習,經職高學校這么一宣傳,他哪還有心思在復習上。所以,初三后面的一兩個月后,準備讀職業(yè)的學生成了老大,除自己不想讀書以外還要影響其他學生。大家想,我們的全科合格率怎么能上去?這種以犧牲教學質量為代價,過份追求職高完成率的做法是得不償失的。另外,我們的復習與總結沒落實,一部分老師的復習課仍然是三個一工程:一張嘴吧、一張試卷、一支粉筆。如果學校領導或老師去聽他的課,他還會很有理由地拒絕,今天我上復習課,沒什么好聽的。模擬考試后也沒有認真分析,調整復習方案。在此特別要求兩所中學一定要切實解決這三個問題,建議去隆回教育網學習羊古坳的經驗《瞄準目標,注重方法,急流勇進,再創(chuàng)佳績》否則,八年級的第八名又會變成九年級的幾十名。
2、教學常規(guī)落實欠到位。
所謂教學常規(guī)就是指:備、教、導、改、考。表面看起來,各項常規(guī)工作都很到位,然而經過細致調查,問題還是多多。特別是在備與教兩個方面問題格外突出。一是備課質量不高,先請看我們教師中的備課。歸納超起來兩個大問題:一是應付任務型備課。完全把備課當作一種任務,備歸備,上歸上,到了上課時,完全按照自己臨時的思路進行講授,教案只是一種擺設,一本應付檢查的資料。二是照搬照抄型備課。教師的備課就是抄寫教科書上的知識點或內容提綱,在整篇教案中找不到幾個字能體現(xiàn)備教法學法、備學生。老師們,你這樣備課不是忽悠人么?二是教學方法不當。先舉一個教學案例:教學生鼓掌。幾乎每節(jié)課都會出現(xiàn)這一情景:當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或表現(xiàn)精彩時,我們的老師是這樣教的,老師:剛才某某同學回答得好么?學生:好。老師:我們用掌聲表揚他。學生鼓掌。小學的還更有趣:老師說:表揚他。學生齊聲說,嗨,嗨,你真棒!然后才鼓掌,下一個問題仍然如此。這種教法常常用于教學比賽,許多老師效仿,以前我也非常贊同。可是,自從元旦文藝匯演以后,徹底改變了我的觀點。今年的元旦匯演不是軍民同樂么,部隊官兵也參加了我們的演出。在演出過程中,我突然發(fā)現(xiàn):每當節(jié)目演到精彩處時,部隊官兵方陣會出現(xiàn)掌聲雷動,歡呼聲此起彼伏,可是,我們學校師生方陣則是毫無動靜,全當沒有那回事。當天晚上,寫了一篇反思,學生不鼓掌,誰之過?然而,我在杜郎口中學看到于娜老師是這樣的,老師:剛才這位同學展示精彩么?學生:精彩。老師:那同學們怎么沒有反應呢?學生鼓掌,老師:以前老師告訴過大家,當你感受到精彩或感動時,一定要用掌聲來表達或感謝,同學不記得了?下一次老師可不再提醒了。第二次同樣的情景,學生還沒鼓掌,老師:難道你覺得他的回答不精彩?
對比兩種教法,初看沒有什么區(qū)別,但仔細品味,就會發(fā)現(xiàn):前者屬于“傳授式”“灌輸式”,每次都是老師要求鼓掌,這種掌聲來源于教師的口,當老師不要求時學生當然就不鼓掌了。后者屬于“體驗式”“啟發(fā)式”,是學生自主鼓掌,這種掌聲來源于學生的心,即使沒有人提醒學生也會鼓掌。
3、教師觀念轉變不徹底。
盡管2011年成為我們的學習考察年,可是,我在考察時發(fā)現(xiàn),我們的老師還是缺乏學習與進取精神,一是平時老師們不注重自身學習,聽課不積極。二是考察學習完成之后沒有認真總結與反思。三是沒有系統(tǒng)地主動地學習教育教學理論。還不到四十歲的教師就認為自己各方面已“到頂”了,抱著“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態(tài)度進行教學,教好教不好差不多,反正,教得不好,學校又能將我怎么樣?
舉一個例子:xx曾經這樣“批評”過一位老師,某一天這位老師領著自己的孩子在校園里和崔校長碰上了,這位老師趕緊讓孩子叫“校長爺爺”。崔校長答應了,伸手摸著孩子的頭。卻批評這位老師說,你這就是傳統(tǒng)課堂的“灌輸式”,如果你要換另一種方式給孩子,比如問他:認識這個人嗎,他是誰,你叫他什么,這里面便會有學習發(fā)生了。從這一生活小事足以體現(xiàn)崔校長的教育觀念是何等前衛(wèi)!難怪全國這么多學校搞課改,偏偏杜郎口中學成功了,且全國聞名。校長的觀念就是與眾不同。今天要求各位老師帶著筆記本參加會議就是想轉變教師觀念。
4、學校管理工作有漏洞。
學校許多工作只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落實,漏洞較多。比如:學校每月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但只注重節(jié)數達量,沒有重視質量達標;對檢查結果督促不到位;教研活動落實不到位,教師的聽課記錄還存在應付性抄襲;模擬考試總結反思不到位,教師的試卷分析、講評過于枯燥;體育課的管理存在較大漏洞,學生養(yǎng)成教育存在缺陷,“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急功近利,臨時抱佛腳”的現(xiàn)象特別嚴重。
三、落實常規(guī),推進課改。
同志們:教育教學常規(guī)工作與課堂教學改革不是兩件毫不相干的工作,我個人認為:課堂教學改革其實就是教學常規(guī)工作的完善與創(chuàng)新。下面就如何落實常規(guī),推進課改談幾點意見。
1、虛心學習,提高專業(yè)素質。
前兩天,在人民教育上看到一句這樣的話:教師好好學習,學生天天向上。首先是教師要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堅持上網或從刊物上閱讀有關教育信息、經驗文章、名師教育專著等,虛心向其他教師請教。其次是學校要積極開展校本培訓,組織教師業(yè)務學習,鼓勵教師利用業(yè)余時間加強業(yè)務學習。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安排、有考勤、有記載。讓老師們的學習狀態(tài)達到一種“無需揚鞭自奮蹄”的境界。
2、精心設計,打造有效課堂。
先將我們的教案與人家的作個對比,看一下兩節(jié)一次函數的復習課教案。很明顯我們的教案是比較粗糙的,而人家的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再看杜郎口中學的導學案,作為老師課前要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寫導學案前要想好三個問題:一是這節(jié)課學生要學會什么?二是讓學生怎么學?三是課前要準備什么?做到既備教材,又備學生,還要備教法。這樣上課就能得心應手,有章可循,水到渠成。課中要扎實上課,因材施教,將自己的教學設計與學生的表現(xiàn)有機結合,努力打造有效課堂。
【公文寫作欄目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