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交投低位徘徊
繼佛山之后,蕪湖樓市新政也被緊急叫停。對此,蕪湖市政府相關人士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配套實施細則正在研究完善之中,如果有后續(xù)進展將會及時公布。
就在新政出臺之初,蕪湖市政府表示,并非是對調控政策的“松綁”。然而,市場對于新政的爭論點主要集中在補貼是否限于首套房、是否在“變相托市”等方面。當地一位房地產業(yè)內人士直言:“政策雖然沒有明顯違反國家調控大方針,但在樓市銷售遇冷的背景下,確實能夠起到部分刺激作用。特別是蕪湖這幾年房地產投資增長很快,帶動了上下游產業(yè)鏈的發(fā)展,對地區(qū)經濟增長貢獻頗多。”
近幾年蕪湖經濟保持快速增長,房地產更是快速擴張。蕪湖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蕪湖生產總值已連續(xù)8個季度增幅居全省第一,房地產投資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2011年蕪湖房地產開發(fā)投資307.23億元,同比增長24.2%。2010年、2009年和2008年的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增幅則分別為40.7%、37.7%和69.0%。房地產投資已成為拉動蕪湖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
大力投資必然帶來當地樓市的快速擴容,蕪湖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的一組數據更為直觀地印證了這點。數據顯示,2011年蕪湖市區(qū)累計批準商品住房預售面積286.7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87%;2010年累計批準商品住房預售面積229.6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5.48%。
值得注意的是,與房地產建設的高漲熱情相比,近兩年蕪湖樓市并沒有體現(xiàn)出與此相當的熱度。和我國其他城市一樣,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影響,蕪湖樓市成交也出現(xiàn)了下滑。2011年蕪湖市區(qū)累計銷售商品住房面積188.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1.34%;2010年累計銷售商品住房面積212.8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1.78%。
“去年房子不好賣,要不是因為用的自家門臉房,我都不想再做中介了。”蕪湖市鏡湖區(qū)的一家房產中介老板這樣抱怨道。在這家不到十平米的房子里,一面墻上滿滿貼著房屋信息,其中有不少用紅筆醒目標注著價格的下調。“現(xiàn)在來看房的人不多,隨時都可以帶你過去看房。”老板坦言。
一方面是兩位數的預售面積增長,另一方面卻是兩位數的銷售面積下滑,這一升一降之間,樓市庫存量也隨之攀升。這不僅加劇了“去庫存”的壓力,也不利于未來的房地產投資,對土地出讓等上下游產業(yè)也產生了一系列影響。采訪過程中,蕪湖市一位地產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隨著蕪湖房地產建設熱潮的出現(xiàn),近年來蕪湖家居企業(yè)不斷增多,歐亞達、紅星美凱龍、富江家居以及眾多中小家居供應商相繼浮現(xiàn)。如果蕪湖樓市不振,對上下游產業(yè)鏈將產生很大沖擊。
就蕪湖市來看,2011年財政收入共計286.8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9.97億元。CRIC(中國房產信息集團)數據則顯示,蕪湖2011年土地出讓金達到61.3億元。
保持穩(wěn)定的財政收入對于地方投資建設意義重大。2008年至2011年,蕪湖市累計新建保障性住房303萬平方米,2012年全市計劃新建保障性住房304萬平方米,其所需的建設資金將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解決。“蕪湖這幾年在環(huán)境改造、經濟開發(fā)、引進人才等方面做了不少投入,這些資金都主要靠地方政府自己解決。”蕪湖市政府相關人士直言。
業(yè)內人士指出,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來看,當前我國對投資的依賴度依然很大,房地產更是地方籌措資金、彌補收入、實現(xiàn)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但是在嚴格的地產調控政策下,一些地方政府的“土地財路”受阻,存在為了突破財政困境而進行政策微調的意愿,這顯然有違當前樓市宏觀調控的核心目標。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