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犯罪率和赤貧現(xiàn)象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人口、犯罪率和赤貧現(xiàn)象

人口、犯罪率和赤貧現(xiàn)象

 

  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1859年8月23日于倫敦

在議會最近一次會議上,向兩院提出了一個題為“聯(lián)合王國從1844年至1858年最近15年歷年簡要統(tǒng)計一覽”[316]的藍(lán)皮書。不管這個官方出版的文件上密密麻麻地排列著的一行行的數(shù)字看起來多么枯燥,這些數(shù)字事實上對英國總的發(fā)展歷史提供了比充滿了漂亮廢話和政治胡說的幾部巨著都更珍貴的材料。它引起我們注意的第一件東西就是人口數(shù)目表;但是,令人奇怪的是,15年內(nèi)愛爾蘭的人口變動數(shù)字根本沒有。蘇格蘭的表格表明人口數(shù)目變動不大,我們且不去談它。下面的數(shù)字說明英格蘭和威爾士人口變動的情況:

年份

人口數(shù)

出生數(shù)

死亡數(shù)

結(jié)婚數(shù)

1844…………

1845…………

1846…………

1847…………

1848…………

1849…………

1850…………

1851…………

1852…………

1853…………

1854…………

1855…………

1856…………

1857…………

1858…………

16520000

17721000

16925000

17132000

17340000

17552000

17766000

17983000

18205000

18403000

18618000

18787000

19045000

19305000

19523000

540763

543521

572625

539965

563059

578169

593422

615865

624171

612391

634506

635123

657704

663071

655627

356950

349366

390315

423304

399800

440853

368986

395174

407938

421097

438239

426242

391369

419815

450018

132249

143743

145664

135845

138230

141883

152788

154206

258439

164520

159349

151774

159262

159097

154500

除了這個人口表以外,我們還可以引用關(guān)于英格蘭和威爾士的犯罪率和赤貧現(xiàn)象的材料:

年份

被控告者

被判罪者

男

女

共計

1844…………

1845…………

1846…………

1847…………

1848…………

1849…………

1850…………

1851…………

1852…………

1853…………

1854…………

1855…………

1856…………

1857…………

1858…………

21549

19341

19850

22903

24586

22415

21548

22391

21885

20879

22723

19890

15425

15970

13865

4993

4962

5257

5930

5763

5401

5265

5569

5625

6178

6636

6082

4012

4299

3990

26542

24303

25107

28833

30349

27816

26813

27960

27510

27057

29359

25972

19437

20269

17855

18919

17402

18144

21542

22900

21001

20537

21579

21304

20756

28047

19971

14734

15307

13246

說明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各管理委員會所屬的不同組織和教區(qū)領(lǐng)取補(bǔ)助金的赤貧者(流浪的赤貧者除外)的人數(shù)的表格是從1849年算起的。

年份            赤貧者總數(shù)                年份            赤貧者總數(shù)

1849…………………934419                  1854…………………818337

1850…………………920543                  1855…………………851369

1851…………………860893                  1856…………………877867

1852…………………834424                  1857…………………843806

1853…………………798822                  1858…………………908186

我們把關(guān)于人口變動情況、犯罪率和赤貧現(xiàn)象的三個表格比較一下,就可以發(fā)現(xiàn),在1844年至1854年間犯罪率比人口增加得快,而1849年至1858年間雖然不列顛的社會狀況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但赤貧現(xiàn)象的數(shù)字幾乎沒有變動。1849年到1858年的10年中最突出的有三件大事,這些大事使我們可以把這個時期同十六世紀(jì)那些最輝煌的時代加以比較。廢除了谷物法,發(fā)現(xiàn)了金礦[317],進(jìn)行了大規(guī)模的移民。還有其他一些情況,也進(jìn)一步推動了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歐洲從革命的震動轉(zhuǎn)入了工業(yè)熱潮。占領(lǐng)旁遮普[318]、俄國戰(zhàn)爭和幾次亞洲戰(zhàn)爭開辟了到那時為止幾乎不知道的市場。最后,不列顛輸入合眾國的商品量增加到10年以前不能想像的程度。整個世界市場都擴(kuò)大了,它的容量似乎增加了一倍或兩倍。盡管如此,在這難忘的10年中,幾乎穩(wěn)定在100萬左右的英格蘭赤貧者的數(shù)字卻只減少了26233人,如果我們把1853年和1858年比較一下,那末這個數(shù)字甚至還增加了109364人。

這種一方面擴(kuò)大自己財富,但貧困現(xiàn)象又不見減少,而且犯罪率甚至增加得比人口數(shù)目還快的社會制度內(nèi)部,一定有某種腐朽的東西。誠然,如果我們把1855年同以前各年加以比較,那就會看出,表面上1855年到1858年間犯罪率有相當(dāng)?shù)臏p少。1854年被控告的人總數(shù)為29359人,而1858年則減少到17855人;被判罪的人的數(shù)目也有很大減少,雖然不是以同樣的比例減少。但是,1854年以后犯罪率的這種表面上的減少,其實應(yīng)該完全看作是由于不列顛訴訟程序的某些技術(shù)性的改變所造成的,首先是少年犯處治法[319],其次是1855年的刑事裁判法,這個法律規(guī)定治安法官在被捕人同意接受他的審判時,有權(quán)判處短期拘禁。違法行為通常是由不以立法者意志為轉(zhuǎn)移的經(jīng)濟(jì)因素造成的;但是,正如實施少年犯處治法所證明的,判定某些違犯由官方制定的法律的行為是犯罪還是過失,在一定程度上則取決于官方。這種名詞上的區(qū)別遠(yuǎn)不是無關(guān)緊要的,因為它決定著成千上萬人的命運,也決定著社會的道德面貌。法律本身不僅能夠懲治罪行,而且也能捏造罪行,尤其是在職業(yè)律師的手中,法律更加具有這方面的作用。例如,像一位卓越的歷史學(xué)家所正確指出的,在中世紀(jì),天主教僧侶由于對人的本性有陰暗的看法,就依靠自己的影響把這種觀點搬到刑事立法中去了,因而他們制造的罪行比他們寬恕的過錯還要多。

令人奇怪的是,聯(lián)合王國中犯罪率大大減少(減少將近50%,甚至75%)的唯一的一個地方是愛爾蘭。這個事實怎么能同英格蘭流行的一種意見調(diào)和起來呢,這種意見認(rèn)為,愛爾蘭人的過失不能由糟糕的不列顛管理機(jī)關(guān)負(fù)責(zé),而要由愛爾蘭人的性格負(fù)責(zé)!歸根到底仍然不是不列顛統(tǒng)治者的什么措施,而僅僅只是饑餓的影響,大批的移民和促進(jìn)了對愛爾蘭勞動力需求的各種情況的總和這一切因素引起了愛爾蘭性格上的幸運的變化。無論如何,下列表格的意義是很明顯的。

Ⅰ.愛爾蘭的犯罪率

年份

被控告者

被判罪者

男

女

共計

1844…………

1845…………

1846…………

1847…………

1848…………

1849…………

1850…………

1851…………

1852…………

1853…………

1854…………

1855…………

1856…………

1857…………

1858…………

14799

12807

14204

23552

28765

31340

22682

17337

12444

10260

7937

6019

5097

5458

4708

4649

3889

4283

7657

9757

10649

3644

7347

5234

4884

3851

2993

2002

1752

1600

19448

16696

18492

31209

38522

41989

31326

24684

17678

15144

11788

9012

7099

7210

6308

8042

7101

8639

15233

18206

21202

17108

14377

10454

8714

7051

5220

4024

3925

3350

Ⅱ.愛爾蘭赤貧者的人數(shù)

教區(qū)          赤貧者                        教區(qū)     赤貧者

年份                                      年份

數(shù)目          人數(shù)                          數(shù)目      人數(shù)

1849…………880       82357              1854…………883      78929

1850…………880       79031              1855…………883      79887

1851…………881       76906              1856…………883      79973

1852…………882       75111              1857…………883      79217

1853…………882       75437              1858…………883      79199

可惜在關(guān)于移民人數(shù)的統(tǒng)計表中沒有聯(lián)合王國各地區(qū)的資料,也沒有指出,每個地區(qū)的移民人數(shù)在總數(shù)字中占的百分比。根據(jù)現(xiàn)有的表格可以得出結(jié)論,1844年至1847年間遷往英屬各北美殖民地的移民人數(shù)接近遷往合眾國去的移民人數(shù),甚至可能還要多一些。但是從1848年起,遷往英屬北美去的移民人數(shù)就只是遷往合眾國去的移民人數(shù)的一個零頭了。另一方面,1844年至1858年這15年中,遷往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移民人數(shù)大大增加了。遷往北美殖民地的移民人數(shù)在1847年達(dá)到了頂點,遷往合眾國的移民人數(shù)在1851年達(dá)到頂點,遷往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移民人數(shù)卻在1853年達(dá)到最高點。從此以后直到1858年,移民人數(shù)不斷下降,在1853年總數(shù)達(dá)368784人,而1858年則下降到113972人,即減少了75%以上。現(xiàn)在把上述表格援引在下面:

聯(lián)合王國向各國移民的人數(shù)

年份

向北美各殖民地

向合眾國

向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向其他國家

共計

1844…………

1845…………

1846…………

1847…………

1848…………

1849…………

1850…………

1851…………

1852…………

1853…………

1854…………

1855…………

1856…………

1857…………

1858…………

22924

31803

43439

109680

31065

41367

32981

42605

32873

34552

43761

17966

16378

21001

9704

43660

58538

82239

142154

188237

219450

223078

267357

244261

230885

193065

103414

111837

126905

59716

2229

830

2347

4949

23904

32191

16037

21532

87881

61401

83237

52309

44584

61248

39295

18773

2380

1826

1487

4887

6490

8773

4472

3749

3129

3366

3118

3755

3721

5257

70686

93551

129851

258270

248093

299498

280869

335966

368764

329967

323429

176807

176554

212875

113972

卡·馬克思寫于1859年8月23日

載于1859年9月16日“紐約每日論壇報”第5741號

原文是英文

俄文譯自“紐約每日論壇報”

注釋:

[316]《Statistical  Abstract  for  the  United  Kingdom  in  each  of  the  last  fifteen  Years,from  1844  to  1858》,London,1859.——第549頁。

[317]關(guān)于廢除谷物法的法案是1846年6月通過的。在英國實施旨在限制和禁止從國外輸入谷物的所謂谷物法,是為了大地主的利益。1846年的法案的通過表明在貿(mào)易自由口號下反對谷物法的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的勝利。

1848年在加利福尼亞州和1851年在澳大利亞的蘊藏豐富的金礦的發(fā)現(xiàn)對歐美各國經(jīng)濟(jì)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第551頁。

[318]旁遮普(印度的西北地區(qū))由于1845—1846年和1848—1849年兩次英國對錫克教徒的戰(zhàn)爭,被英國殖民者占領(lǐng);旁遮普被占領(lǐng)后,整個印度都成為英國的殖民地。——第551頁。

[319]1854年英國建立了所謂感化學(xué)校,12—16歲的少年犯不處短期徒刑,就送入這些學(xué)校。——第552頁。

責(zé)任編輯:岳麗麗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lǐng)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biāo)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jī)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