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首頁> 報告> 文稿> 社會> 正文

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十六屆六中全會學習體會(2)

當然,僅僅有安定還不能構成和諧,安定還要和有序相結合,才能構成和諧,因為在無政府、無組織、無秩序的狀態(tài)下,公平正義就不會有人伸張,社會矛盾就不能及時調解和化解,不同利益群體就難以相安無事,只有在組織程度較高的程度下,通過社會組織各司其職,各盡其能,才能使有著不同利益要求的群體各得其所,和諧相處,所以我們說有序是一個組織化程度比較高的有秩序狀態(tài)。學系統科學的就知道什么是系統的有序,它是系統的有組織的狀態(tài),是組織程度不斷提高的狀態(tài)。從我們當今社會的狀況來看,這種社會的組織主要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政府組織,第二類是企業(yè)組織,第三類是非政府非盈利性組織。從政府組織來講,我們國家應該說還是健全的,而且是運轉正常、領導有力的。企業(yè)為了達到自身的利益和收益,必然要加強管理,所以我們的企業(yè)組織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會自動的加強自身的組織化程度。

對于非政府非盈利的組織,國際上簡稱非政府組織,中國有時也叫民間組織,這塊是當前國內發(fā)展比較薄弱的方面。這個怎么看?像我們各種社會團體,說我們不是政府組織了,我們也不是盈利的企業(yè)組織,我們是不是屬于非政府組織???當然,這個還沒有人去專門界定。有人把這些組織界定為社區(qū)組織、中介組織、志愿者組織,這方面是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研究的重大問題。比如說現在國際上慈善組織在很多國家非常普遍,一般國家的慈善組織得有幾萬個,十幾萬個,但是我們中國慈善組織現在只有1000多個,而且很多帶有半官方色彩,國外的慈善組織平均掌握的資金比重占到了GDP的10%左右,而我國慈善組織所占有的資金只有GDP總量的0.5%。國外的慈善組織在他們國家貧富之間產生了差距和對立的時候,就可以在緩和這種貧富矛盾之間發(fā)揮一定的作用,因為一來它組織龐大,二來它擁有一定的資金。中國社會這些年貧富差距拉大,貧富對立的問題表現也是比較明顯的,但是我們的慈善組織在這個當中就難以發(fā)揮作用,一個是組織比較薄弱,一個是資金比較短缺。再比如,2005年我到澳大利亞去,在西南威爾士州,當地政府安排我們參觀了一個森林消防局,因為澳大利亞地盤很大,地廣人稀,氣候干旱,森林很容易發(fā)生火災,我們看了看,它的森林消防局現代化程度很高,進去就是大屏幕的衛(wèi)星電視顯示各個地區(qū)的火警預報,然后政府官員給我們介紹情況,說他們森林消防局的固定職員只有2600人。但是威爾士州面積很大,2600人能夠撲滅這個森林火災嗎?他說,我們主要是依靠消防者自愿組織。他們州有6萬名自愿者,包括工人、醫(yī)生、大學生、政府職員等各界人士,這6萬人經過政府培訓,如果哪里發(fā)生森林火災,森林消防局馬上通過衛(wèi)星電視,及時通知這些消防自愿者組織,這些消防自愿者就立即奔赴現場,在消防局專業(yè)人員的指揮下無償參加滅火。這一點我覺得還是很受啟發(fā),因為2006年我們國家黑龍江大興安嶺、云南、四川等地發(fā)生了多起森林火災,國家竭盡全力投入了幾千萬專業(yè)消防人員去撲火啊,但還是力不從心,人員不夠。為什么?我們一比較就出來了,我們沒有這樣一個消防者自愿組織,完全依靠專業(yè)人員,當火災一來的時候,人就不夠用。所以發(fā)展這種非政府組織,在我們國家來講,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安定有序的一個重要的要求。

第四,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制的社會。民主和法制,這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有益的政治文明成果,是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和制度保障。一般來說,民主就是指人民的統治,人民當家作主,由人民管理國家事務。但是民主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理解,狹義的理解,民主是一種少數服從多數的國家政治制度;廣義的理解,民主是指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實行按多數人的意志決定問題的社會活動機制。不管從哪個意義上說,我們說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這是鄧小平講的。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們還要補充說,沒有民主,也就沒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因為我們只有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的民主制度,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推進民主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保證全體人民具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保障信息渠道的暢通,才能形成一個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這樣一種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才能形成既對多數的服從,又對少數的保護這樣一種各得其所、和諧相處的社會狀態(tài)。

過去有人說,民主是一種糾錯機制,其實不光是這樣,它也是一種社會和諧的機制。社會上什么人都有,大伙兒的看法完全達到一致是不可能的,大家會有不同的意見,有的問題甚至爭論會很激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么解決問題?我們就要靠民主機制,靠少數服從多數,這樣才能夠作出決策,采取措施,推進各項工作的進展。要不然,達不成一致意見就不干事,這怎么行啊?這樣一種民主機制,同時也是一種和諧的機制。為什么呢?因為它明確的要求少數服從多數,多數保護少數,絕對不能因為少數人提出了不同意見,就對少數人采取排斥壓制打擊歧視的政策,這樣社會才能有和諧,所以民主機制又是一種和諧的機制。

法治是一種貫徹法律至上,嚴格依法辦事的治國原則和執(zhí)政方式,我們這里說的法治是三點水的“治”,不是制度的“制”。“制”是指具體的法律規(guī)章制度,而“治”指的是要貫徹法律至上的治國原則和執(zhí)政方式,它要求把法律作為治理國家、管理社會的最高權威,作為約束所有社會成員的根本規(guī)范,根本目標就是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因為法治與人治是對立的,封建主義并不是說沒有“制”,它的殘刑酷法也是存在的,但是它是一種人治,為什么呢?它不是貫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它沒有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而且把皇帝看作至高無上的統治者,把皇帝的言論看作法律,皇帝說了,朕言即法,我說的就是法。我們現在實行法治,它的基本精神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證社會成員依法享有平等權利,實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只有實行法治,通過法律手段解決社會糾紛和矛盾,才能夠保證社會公正;只有實行法治,堅持以法行政,將解決社會沖突納入法制化的軌道,并且嚴格依照法定權限,行使政府職責,而不是采取群眾運動和群眾鬧事的方式,這樣我們才能防止社會矛盾激化為對抗和沖突,從而保證社會的穩(wěn)定有序;只有實行法治,使全體社會成員的民主權利制度化、法律化,我們才能引導人民群眾通過法定程序來合理的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通過合法手段維持自身的權益,才能夠保證民主的實現。所以,我們說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然是民主法制的社會。

以上講的四點,物質財富相對寬裕、追求公平正義、社會安定有序、實行民主法治,這些都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而且這些條件又是隨著社會主義本身的發(fā)展不斷發(fā)展的,不會停留在一個水平上。當前,我們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雖然已經具備了實現這些基本條件的可能,但不論就哪一方面而言,我們都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或者說我們現在構建的和諧社會還是一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和諧社會,不論是在和諧程度還是和諧水平上,我們都必須不斷提高和完善。所以六中全會強調,全黨同志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要有重點、分步驟的次序推進,切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把構建和諧社會作為貫穿于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事業(yè)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同時又把它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現實課題,抓緊抓好。

二、為什么要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六中全會提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主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是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梢哉f,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是從書本和原則出發(fā),也不是從單純的良好愿望出發(fā)提出的主觀設想,而是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從我國社會發(fā)展的實際出發(fā)提出的重要戰(zhàn)略任務,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又具有長遠的歷史指導意義,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這個問題。

第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解決發(fā)展不協調問題的迫切需要。六中全會指出,目前我國社會上總體是和諧的,但也存在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我們提出構建和諧社會,正是為了解決這些不和諧的問題。中央文件說我們有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如果說嚴重一點,這些不和諧問題還是非常嚴峻的,是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的。當前有哪些不和諧的矛盾和問題呢?主要有六個方面。

1.收入差距拉大,社會不同階層發(fā)展不和諧。收入差距拉大是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必然后果,但是拉大的幅度過大過快超乎我們的預期?,F在,大家從感性認識都可以體會,我們身邊有腰纏億萬的大款,也有月收入不到四五百元的農民工,這個貧富差距明顯??!但是感覺不能說明本質問題,要說明本質問題,我們必須進行理性的分析,要有理論分析的工具。一般我們用基尼系數來分析社會的貧富差距狀況?;嵯禂凳且粋€從0到1的數值,基尼系數是0,就是說全社會所有的人在財富的占有上沒有任何差距;基尼系數是1,表明社會的所有財富都被一個人占有了。當然以上兩種狀況在客觀現實當中都不會出現,這是一種極端的極限狀況,相當于我們數學上說的無窮大無窮小,所以基尼系數是一個在0到1之間的數值?;嵯禂翟?.2之下,一般說明這個社會處于絕對平均的狀態(tài),而絕對平均的狀況也是一種不公平的狀態(tài),不利于生產力的發(fā)展;基尼系數在0.2到0.4之間是正常的;基尼系數突破了0.4,在國際上認為是突破了貧富差距的一個警戒線;基尼系數如果達到0.6,就被認為這個社會的貧富處于危險狀況。我們國家的情況如何呢?我們國家1980年基尼系數是0.28,到了2004年,根據我們公認的官方統計,我們的基尼系數是0.458,按照這樣一個數值,已經突破了世界公認的警戒線,說明我們貧富差距拉大的幅度過大過快。

理論界對這個問題有爭論,有人說不能把基尼系數作為衡量任何一個國家的普適標準,他說中國13億人,960萬平方公里,你和一個小國家,例如新加坡比,它是一個城市島國,才200萬人,都用一個基尼系數比較,可能具有不可比性,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比如說我們統計各個省的基尼系數,每個省的基尼系數沒有超過0.4的,那都處于正常狀態(tài),而我們每一個省人口至少幾千萬,都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甚至相當一個大國的人口,像河南、四川、山東都是1億多人口,世界上超過1億的國家不過就六七個,可是從各個省的統計數字看,基尼系數沒有超過0.4的。即使有這個情況,理論界和我們的政府部門還是公認我們的貧富拉大的過大過快了,這是第一個不和諧。

2.城鄉(xiāng)差距拉大,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和諧。1985年我們進行城市改革之后,中國的城鄉(xiāng)差距開始逐漸拉大,當然,以前的差距也很大,但是搞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時候一度縮小過,1985年之后差距在不斷拉大。1986年城鄉(xiāng)居民收入的倍數比,就是城市人均收入是農村人均凈收入的1.86倍,到了1990年提高到2.2倍,1995年提高到2.71倍,到了2005年,雖然我們國家采取了很多惠農措施,城鎮(zhèn)居民的人均收入高達農民收入的3.22倍。這個比例是很高的,而且統計口徑還不一樣,農村的人均凈收入是按照實物進行計算的,農民打下來的糧食沒賣出去,放在囤子里面,糧食屯在里面,那個要給你計價的,那是你的收入;農村養(yǎng)了牲畜,養(yǎng)了豬,豬還沒下崽呢,統計員就說你的豬下崽,每個崽多少錢,這是你的收入;農民第二年要購買種子化肥和農藥,這些生產資料的開支也都計算在他的凈收入當中了。而我們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不包括這些部分,享受很多隱性的福利待遇,比如說公費醫(yī)療,把這些因素考慮在內,中國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倍數比高達5:1到6:1,而世界上城鄉(xiāng)收入平均的倍數比是1.75:1,這是我們社會發(fā)展不協調的一個最根本的表現。

責任編輯:劉曉楠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