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之元:“西柏坡后現(xiàn)代”,聯(lián)合國人權宣言和普遍歷史的黎明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崔之元:“西柏坡后現(xiàn)代”,聯(lián)合國人權宣言和普遍歷史的黎明

(2010年10月7日于布魯塞爾歐盟總部)

我們這個會議叫“中歐文化高端論壇”,我覺得這個名稱到目前為止是名副其實的,我從各位的發(fā)言當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但是我現(xiàn)在這個發(fā)言就不是一個高端了,是中端或低端。因為我的發(fā)言相當于一個大學本科生的讀書筆記,僅僅反映我的一些困惑。比如我們今天下午的主題是“多元現(xiàn)代性”,但是我對于什么是“現(xiàn)代性”卻還有很多疑問。

昨天吃飯的時候我向艾柯(Umberto Eco)教授請教他五十年代的著名著作《開放的作品》 1,它的最后一章題為“喬伊斯的中世紀”,這令我產生一個困惑,因為喬伊斯被認為是現(xiàn)代主義的一個最重要的代表??墒?,艾柯強調喬伊斯最核心的關懷是中世紀的,特別說到阿奎那對喬伊斯畢生的巨大影響。如果我們把現(xiàn)代性理解為和過去的一個斷裂、一個創(chuàng)新的話,怎么理解艾柯教授的“喬伊斯的中世紀”這個命題?

我前天來布魯塞爾之前,在巴黎政治學院拜訪法國的一位著名學者拉托爾(Bruno Latour),他幾年前寫了一本書,書名是“我們從來沒有現(xiàn)代過” 2。這是不是僅僅名詞之爭呢?我認為不是。對于一個名詞有不同的用法,但它很可能反映背后實質性的關懷的不同。同樣的道理,對我們討論中頻頻出現(xiàn)的一個詞,叫“后現(xiàn)代”,我也有很多困惑。

英國的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從1934年開始寫作八卷本的《歷史研究》。在1954年出版的第8卷里,他說“后現(xiàn)代”作為一個時代,起始于普法1871年的戰(zhàn)爭。他的理由是什么呢?他認為,當西方國家產生了一個在數(shù)量上足夠大也足夠有能力的資產階級的時候,西方就變成“現(xiàn)代”了。但他進一步指出, 普法戰(zhàn)爭,以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說明西方文明已經沒有在數(shù)量上,也更沒有在能力上產生一個足夠的資產階級,因此西方就進入“后現(xiàn)代”了 3。湯因比強調,“后現(xiàn)代”的兩個標志是:(1)西方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2)非西方知識分子開始了解西方現(xiàn)代性的秘密并“以夷制夷” 4。湯因比雖然沒有明確提到李鴻章,但李鴻章的“洋務運動”是他受“普法戰(zhàn)爭”啟示,從德國引入克虜伯大炮裝備他的淮軍開始的。更不用說,“普法戰(zhàn)爭”直接導致了“巴黎公社”,最終形成了中國共產黨這一把中國帶入“解放全人類”的“普遍歷史”的組織。

湯因比的“后現(xiàn)代”定義非常有趣,是歷史學上第一個“后現(xiàn)代”定義。 英語文學中的“后現(xiàn)代”定義 5,則最早出現(xiàn)在美國著名詩人查爾斯.奧爾森(Charles Olson)的作品中。奧爾森可能也受到湯因比影響 6。他是怎么用的“后現(xiàn)代”呢?出乎許多人意料的是,查爾斯.奧爾森1949年在第一時間聽說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了重要會議,然后就進軍北京,他說這就是“后現(xiàn)代”的開始。查爾斯.奧爾森為何如此快地知道了西柏坡會議,并在解放軍渡過長江攻克南京前夕完成了他自稱的“反荒原” 7的“后現(xiàn)代--中國革命”詩歌“翠鳥”(“ Kingfisher“)?原來他是從抗戰(zhàn)時期在昆明的英國作家派恩(Robert Panye)那里得知的,而派恩和馬爾羅又是好朋友 8。馬爾羅1927年創(chuàng)作以中國大革命為背景的小說”人的命運“,二戰(zhàn)結束后任法國文化部長,毛主席1965年與馬爾羅的長時間談話最反映他發(fā)動文革的動機,對此馬爾羅在他的”反回憶“中有記載。查爾斯.奧爾森認為,西柏坡會議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北京標志著“后現(xiàn)代”的開始---這會令很多人莫明奇妙,但如果了解前面提到的湯因比對“后現(xiàn)代”的定義及他所說的“后現(xiàn)代”的兩個標志,查爾斯.奧爾森的“西柏坡后現(xiàn)代論”就不難理解了。如果我們了解查爾斯.奧爾森的生平,知道他是羅斯福新政的積極參與者和羅斯福第4次競選總統(tǒng)的外事負責人,也是波蘭駐聯(lián)合國大使蘭格(“市場社會主義”理論的最早提出者)的密友,就更容易理解他用詩歌形式表達西柏坡的世界歷史意義的衷曲了 9。

奧爾森的《翠鳥》的以吳哥窟翠鳥傳說和古希臘歷史學家普魯塔克的石頭之謎開始,穿插毛澤東的講話“曙光就在前頭,我們應當努力”:

“我考慮著石頭上的E字,考慮著毛澤東說的話,

曙光“

可是翠鳥

就在”

可是翠鳥向西飛去

我們前頭!

他胸前的顏色

得自落日的余溫!” 10

“翠鳥”幾行后接下來是:

“傳奇就是傳奇。死了,掛在房間里,翠鳥

并不意味一帆風順,

也不會阻止雷電霹靂。也不會因為

和新年同棲七天而使這片水域變得寧靜。

不錯,它是和新年同棲在一起,但不是在水上。

在這些被拋棄的碎骨上

(它們逐漸積累,形成一個杯狀的結構)雛鳥出

生了。

當它們漸漸長大,這只盡是糞便和腐魚的巢開

變潮,散發(fā)著臭氣

毛澤東總結說:

我們必須

起來

必須行動!” 11

詩中接下來強調“光明在東方”:

“光芒在東方閃現(xiàn)。是的。我們必須起來,必須

行動。然而

在西邊,盡管黑暗(掩蓋一切的白色),

但假如你張眼看,假如你能忍,假如你能長久

長到足以讓我的引導

看透最后凋零的玫瑰的枯萎”. 12

說到這里,我希望大家能夠同意查爾斯.奧爾森1949年的“西柏坡后現(xiàn)代”論不是一種文字游戲,而是和他的實質關懷密切聯(lián)系的。對奧爾森來說,“后現(xiàn)代”意味著“后西方”,他在和另一詩人羅伯特.科里(Robert Creeley)的通信中,明確地用了“后現(xiàn)代或后西方”的表述 13。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北京,建立新中國,是20世紀“非西方世界”對“多元現(xiàn)代性”的最重要探索,奧爾森說“西柏坡”是“后現(xiàn)代”的起源順理成章。

大家可能覺得我把“后現(xiàn)代”和“多元現(xiàn)代”混同使用了。也許如此。這正是我要向大家求教的困惑問題之一。我隱約感覺到,“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和“多元現(xiàn)代性”之爭,是和一個更深層的哲學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個哲學問題就是“普遍”,“特殊”和“無限”的關系。我認為對這個哲學問題的最好研究仍然是黑格爾。他說,普遍必須寓于特殊之中,但任何“特殊”都無法窮盡“普遍”的“無限豐富的可能內涵”。例如,“民主”這個普遍性的理念必須寓于“美國的民主”或“中國的民主”的特殊之中,但任何“特殊”的民主都不能窮盡“民主”這一普遍理念的“無限豐富的可能內涵”。我覺得1948年聯(lián)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的起草過程非常有說服力地展示了“普遍”與“特殊”的關系。

聯(lián)合國人權宣言的文本是如何起草的呢?羅斯??偨y(tǒng)的夫人艾琳諾.羅斯福是起草委員會的主席,該委員會唯一的副主席是一個中國人叫張彭春。這個信息是我從格林頓(Mary Ann Glendon)的書中學到的 14。格林頓是哈佛大學法學院的教授,在2007-2009年間擔任美國駐梵蒂岡大使,她同時是世界范圍反對使用避孕套運動的領袖,現(xiàn)兼任“梵蒂岡社會科學院”院長。我原來完全不知道張彭春這個人,通過格林頓教授的書才了解到張彭春原來是我現(xiàn)在任教的清華大學的第一任教務長。

大家可能聽說過,在八國聯(lián)軍侵略中國后有清政府的庚子賠款,美國返還庚子賠款的一部分建立清華大學,作為留美預備學校,相當于一個中學。但是在1921年的時候,當時中國政府把這個中學提升為大學,第一任教務長就是張彭春。他那時候剛剛從哥倫比亞大學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回國,師從著名的美國哲學家杜威。他的哥哥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張伯苓在中國的知名度比他弟弟高很多。為什么?因為中國著名的周恩來總理畢業(yè)于南開中學,南開中學是南開大學的一部分,張伯苓是周恩來的老師和后來的朋友。同時,2008年中國第一次舉辦奧運會,張伯苓是二十世紀初最早在中國倡議奧林匹克運動的人,所以很多文章都提及他。但是很少有人提到他弟弟張彭春 15。我兩年前通過格林頓教授的英文書知道張彭春后,又去查了一些資料,了解到他同時還是中國現(xiàn)代一個著名的詩歌學派--新月派--的領袖,因為“新月”是他女兒的名字。他也是中國京劇大師梅蘭芳的藝術和政治顧問,梅蘭芳1940年代訪問美國,當時是非常轟動的文化事件,就是張彭春安排并陪他一起來的。聯(lián)合國第一次舊金山會議的時候,張彭春是中國國民政府的代表團團長,后來被羅斯福夫人推薦為唯一的“世界人權宣言起草委員會”的副主任,羅斯福夫人本人是主任。

最有意思的是張彭春在人權宣言起草中的貢獻。張彭春認為,初稿中的“人被賦予理性”的表述,太受西方的“上帝”和“自然法”觀念的影響,他建議加上“仁”,因為“仁”字里有“二”,反映一種“Two Man Mindedness”( 對他人的關心),聯(lián)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的最終文本部分采納了張彭春的觀點,把“理性和良心”(“reason”和 “conscience”)并列為人的基本特征。我覺得這個故事非常精彩,生動地說明了特殊性、普遍性和無限性的關系。還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人權宣言”起草中除張彭春之外的另一個精神領袖,是黎巴嫩哲學家馬利克(Charles Malik),他曾先后求學于懷特海和海德格爾,博士論文題目是“懷特海和海德格爾時間觀的比較研究”,他也是阿拉伯世界在聯(lián)合國反對以色列建國的主將 16。

昨天溫家寶總理來到我們的會上,重申中國一直希望歐盟批準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這也涉及到特殊性、普遍性和無限性的關系。市場經濟的普遍理念寓于各種特殊的市場經濟實踐中,但任何一種“特殊”的市場經濟體制不可能窮盡人類不斷試驗,無限創(chuàng)新的可能性。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英美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等等,都屬于“市場經濟”普遍理念的特殊表現(xiàn)。

親歷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法國思想家阿隆曾寫過“普遍歷史的黎明”一文。在21世紀開端,我們可能正經歷“普遍歷史從黎明走向中午”。但如果我今天講的“西柏坡后現(xiàn)代”和聯(lián)合國人權宣言起草的故事有所啟發(fā)的話,“普遍歷史”不僅不排斥多樣性,而且需要多樣性來豐富自身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這也是我所理解的“中歐文化高端論壇”的意義。

謝謝!

1 Umberto Eco, “Open Work”,

2 Bruno Latour : “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

3 Toynbee, “A Study of History”, Vol.8, P.338

4 Toynbee, “A Study of History”, Vol.8, P.339

5 佩里.安德森認為,1930年代“后現(xiàn)代”一詞在西班牙語的拉美文學中最早出現(xiàn)。Perry Anderson, “The Origins of Postmodernity”, p.4

6 George F. Butterick,“Charles Olson and the Postmodern Advance”, The Iowa Review, Fall, 1980, pp. 3-27

7 “Anti-Wasteland" ,因為“Wasteland”是艾略奧特(T.S.Eliot)的現(xiàn)代主義詩歌代表作

8 Perry Anderson, “The Origins of Postmodernity”, p.8

9 Tom Clark, “Charles Olson: The Allegory of a Poet’s Life”, 1991

10 “翠鳥”中譯文來自趙毅衡: 。我要特別感謝馮象教授對我理解“翠鳥”的指點。

11 同上注

12 同上注

13 Perry Anderson, “The Origins of Postmodernity”, p.7

14 Mary Ann Glendon ,“A World Made New: Eleanor Roosevelt and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1994

15 這和國共兩黨政治可能關系并不大,因為1949年后張彭春并沒有去臺灣,而是旅居美國,1956年于新澤西州病逝。

16 Mary Ann Glendon ,“A World Made New: Eleanor Roosevelt and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p.145,1994

責任編輯:鄭瑜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