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未經(jīng)報告人審核。作者觀點不代表宣講家網(wǎng)立場。未經(jīng)宣講家網(wǎng)站同意,請勿轉載。)
提要:國學大師葉曼從百歲人生猶如曇花一現(xiàn)的感慨談起,講述了人類社會從野蠻時代到禮制時代的演進歷程,回答了“人生的價值在那里”、“人生的智慧是什么”等困擾大多數(shù)人的難題。她指出,聰明是機靈,而“智慧”則是“日日知”,只有珍惜人生,每日學習,才能過上智慧人生。
我們從出生到成長到衰老,最后都得死亡,不管你活了多長,我們管這個叫做人一生。假如我們能夠把自己保養(yǎng)好,能夠活到一百歲,這也是我們出生的時候親戚朋友恭維我們祝福我們的“長生百歲”。再過四年,我就一百歲了。在出生以前,我不知道我在哪里,我也不知道我從什么地方來的。我的母親在她的胎盤里結成了這個胎兒,我用九個月的功夫從她的身體里頭吸收所需要的,慢慢地形成為一個人。所有的孩子出生了頭一件事就是哇哇大哭,沒有一個孩子出生不哭的。為什么人出生都哭?我們知道在娘胎里應該是非常舒服的,軟軟的一個胎盤,又暖和又溫柔。就跟達爾文的《進化論》說的那樣,我們?nèi)藦乃M化到陸地開始是很痛苦的,因為我們跟鯢一樣都是孕育在水里頭的,然后變成了兩棲動物,然后不到水里去了,變成了哺乳動物。人這一生,我們對于怎么生,生在什么地方,怎么死,自己全不能控制,只能夠盡自己的力量活的時間長一些,生活質(zhì)量高一些。人生才短短幾十年,很快。我們祝人長壽百歲,百歲真是有如曇花一現(xiàn),太短了。
釋迦牟尼談到,我們這個國家只是太陽系里頭的一個世界。太陽系里還有很多跟地球一樣的星球,而世界上有多少太陽系呢?有一千個太陽系,換一句話說就有一千個世界,也許那個世界比我們更聰明、更漂亮、更能干,也許不如我們。我們的科學家向外空去找了,只能夠看到我們這個地球掛在太空里,上頭是黑的,黑的不得了。我們真佩服寫《千字經(jīng)》的那個人,開頭就寫道:“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這八個字。他肯定非常有學問,要不然就有神通。我們看,我們的天多亮啊,沒有太陽就黑了。我們對于這個天非常感興趣,天以外是什么黃樣的?當我們走入太空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一片漆黑。我們這地呢,一多半都是黃土。天是黑的,地是荒的——天地玄皇。在我們之外還有沒有東西啊?比如說我們中國,土地四方都是海水,就是我們這么一塊陸地,只是我們這一塊兒陸地上生長著很多人和其它的動物、植物、高山、流水,它們都是為我們而設的。我們很自豪,認為人類是萬物之長,非常聰明,當人類從四個腳在那爬的時候,突然間有這么一個祖先要采果子,要追獵野獸,就得站起來了。抓東西、采果子需要手,抓捕捉野獸小動物也需要手,慢慢地,后肢就變成兩條腿了,但是這兩個手可以一起用,所以雙手萬能。我們的手跟腳一樣,五個趾頭。腳指頭很短,為什么?它要用力的,需要用來長跑。手的十個手指關系太大了,我們說雙手萬能,也是因為雙手可以做得事情太多,我們可以用手爬上樹,我們可以用手把地里的東西刨掉。人用手是一個大大的進步,因為用手我們必須站起來,這是人類進化的第二個大進步。人只稱為人,不是突然間變成這么聰明的,就跟這個“智慧”一樣,“日知”,“智”字底下是個“日”,上頭是個“知”。你必須每一天知道一天,于是你就聰明了,智慧是日知而形慧的。人生,我們從出生,脫離了母親的哺乳,離開了父母,我們是逐漸地進入了社會。孩子們頭一步進入社會,慢慢接觸更多的層列,然后我們發(fā)現(xiàn)父母非常愛我們。但是父母給我們的世界太有局限了,我們往外看,往外發(fā)展。世界這么大,可以做得事情這么多,于是我們就把自己投向社會。在這個投向的中間,我們的生理起了變化,我們需要有一個人能夠跟著我們來開展這個活動。在這個時候,我們一定找一個跟有能力的,而在生理方面跟我們不太同,自然而然的就會男人找個女人,女人找個男人。外國叫他亞當,叫她夏娃。我們是伏羲跟女媧,據(jù)說他們兩個人是兄妹。你們要到山西去,很古的一個廟里供著伏羲跟女媧。他們的上半身是人的樣子,下半身是魚的樣子,兩個人擁抱在一根柱子上。大家供養(yǎng)他們,稱他們?yōu)槲覀兊氖甲?。我們就這么樣慢慢地生下來了,當我們離開了父母,于是我們都要找配偶,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