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曾經就問,“人生到處知何似?”你這個人活下來了,到了這個地方,我們活在這個地上,活在這個家庭,活在這個社會,倒像是什么一樣?。?ldquo;應似飛鴻踏雪泥”,就好像一個大雁飛過來,踏到了這個雪泥,在雪泥上留了一個腳印。“鴻飛那復計東西”。大雁停留了一下飛走了,你知道大雁來了,它往東邊飛了,還是往西邊飛了?不是我們所能算計的。唐伯虎說得更現(xiàn)實,“人生七十古來少。”我們把七十稱為古稀之年,因為人古時候能夠活到七十就覺得應該慶祝。但是人年幼的時候無知無事,年老的時候無能無力,中間所剩已不多,還有一半睡掉了,這就是人生。我們就覺得我們白白地過一生,就這么冤里冤枉地白白死掉了,總想給自己留個名。人是活不了那么長的,至少我死了以后能夠讓千年萬世的人知道有我們這個人,那我就高興了。于是最高明的人太上立德??鬃痈嬖V我們仁,孟子教過我們義,老子把本體跟出生發(fā)生的事情,然后教給我們如何走什么樣的道,然后你才能有所得。莊子就告訴我們。老子說得還不錯,別那么太嚴肅了,世界就是一場戲。莊子告訴我們,人生是一場嬉笑怒罵。其他的諸子按照他們所知道的東西發(fā)表議論,都要把它記載下來,希望我這個人死了,你們別忘記了。這就是太上立德,這是孔、孟、老、莊。其次立言。這就是諸子百家,每個人都有一本書,都自稱一家之言。再次是立功。有些人說,我沒有那么了不起的,像老莊、像孔孟那樣立德、立言,那么我立功。秦始皇、漢武帝、成吉思汗,外國的拿坡侖、斯大林、墨索里尼,這些人都有很大的野心,他們占領那么大的地方,目的就是滿足自己,我比你們大家都強,我能夠使我的影響、我的管轄很大很大。我們稱他們?yōu)橛⑿?,這些人立的是什么?立功。所以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再次立功。他們的目的就是影響當時,也影響現(xiàn)在。我們幾乎不能夠忘記他們。
人生真是跟曇花一現(xiàn)一樣。曇花多半晚上出現(xiàn),它要出現(xiàn)的時候就那么一個小朵,慢慢地開放,香的不得了,美的不得了,過了午夜,花就有點沒大力氣了,香味也減少了,慢慢地合上了,所以我們稱曇花一現(xiàn),這就是人生。在我們出生以前沒有我們,在我們死了以后沒有我們。我現(xiàn)在叫這個我,有七情有六欲。我出生以前,我在哪里?我死了以后,我去哪里?誰給我的七情?誰給我的六欲?從最小嬰兒的時候,餓了我知道吃奶。給我吃奶的時候,我不知道她是母親,所有的道德、所有的倫理、所有的是非、所有的情愛都是后人教我們的。教我們的人年齡比我們大,比我們聰明,比我們有經驗,他教我們這些事情是為我們好,于是我們就可以過得像一個人,而且是個好人。當我們是個好人,做得非常好的話,就不會出毛病。我們既有道德又能過得非常順利,這就是教育的功勞。但是我們自己想一想,在這個短短的一百年之內我們做了什么?但是我們要求我們的生活很刻薄,我要這個,我要那個,我要怎么樣。我們整天在追求,因為我們永遠跟比我們聰明的、比我們能干的、比我們富足的、比我們壽數長的、比我們長得漂亮的來比較,所以我們永遠不知足,永遠有一個自卑的感覺。即使你像秦始皇、漢高祖的權威那么高了,他還有一樣沒有,他沒法長壽。我們一輩子為物質的財色名食爭,永遠對于物質的、民生的、幸福的、我喜歡的,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就在這種情感、這種追求中度過一生,但是我們忘記了,我們什么都沒做。人的身體三十歲到達生理最高峰??鬃诱f“三十而立”,那是指知識。三十以后,假設你好好保護,可以讓你的年齡多延長一點。如果你能維持好的話,六十、七十仿佛你的體力外表還能保護的很好。慢慢地,眼睛老花了,耳朵背了,兩條腿走不動了,晚上很難入睡,早上很早就起來了。你本來可以用減少睡眠的時間多做一點事,但是我們就糊里糊涂地想著自己也沒什么多大用了,就馬馬虎虎地混日子,認為我老了,你們都應該幫助我,你們都得原諒我,你們都得體恤我,因為我在年輕的時候做過一切,現(xiàn)在該我享福了,該我受你們體貼照顧,甚至于奉養(yǎng)。于是在年輕人看來,老人就變成一個廢物,沒有多大用處了。老人家們,也就是因為當我年輕的時候,很精神,很漂亮,走路搶在別人前頭,大家都要看著你,都喜歡你。慢慢地,你走過一個地方大家視而不見,你說一句話大家聽而不聞,于是老人的自卑感越來越重。當他自卑的感覺越來越重,老的就變成小的了。為什么小孩一定要調皮?要搗亂?他知道這么做爸爸媽媽會責備他的,一般人會討厭他,會要糾正他的,他是要讓人注意他。老人跟孩子一樣,就怕人家不注意他了,所以老人在家里對晚輩不停地嘮叨、不停地指責??追蜃诱f,“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我們的生命就跟流水一樣,水不停地流,我們的生命也在不停地流。
今天的題目是智慧人生,現(xiàn)在我們要談談智慧。智慧不是聰明,一個聰明人是很機靈的。怎么叫機靈呢?耳思聰,目思明。耳頭聽聽人家的話,是不是除了他說得之外,還有另外的意思,也就是你會聽話,會看臉色,這叫聰明。智慧不是這樣的,智慧是日知,每天知道一點,然后你的心就有智慧了。每天怎么知道呢?頭一樣是讀書,借鑒古人的聰明經驗為我所用。同時要讀報,每天至少看兩份報,因為我們活在這個世上,要知道周圍,甚至于全世界發(fā)生什么事情?,F(xiàn)在人跟人的關系太接近了,間接的、直接的都影響我們的生活。然后讀古人的書,一本書之所能夠經歷了多少年代存下來,多少人認為這是一本很值得我們學習的書。把另一個人、了不起的書,他們的經驗用很短的時間接受過來,這是很便宜的事。智慧是一天一天知道的,一天一天慢慢積攢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智慧留起來,把它發(fā)展、發(fā)揚。我們只有從智慧中,不是機靈地應付眼前的事,而是從這個景象中知道要發(fā)生什么,然后我們可以比別人搶先一步發(fā)現(xiàn),借古時候的例子解決現(xiàn)在的問題。所以,要讀書,要看報,這就是智慧人生。
(據宣講家網站報告錄音整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