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隨著中美實力對比的變化,尤其是美國力量衰退,新興大國崛起,美國更看重新興大國崛起對美國霸權地位的挑戰(zhàn)。在這種情況下,它更加重視對中國的防范,中美之間的地緣政治中的競爭性局面可能會比以前更凸顯。其次,在利益格局方面,一方面兩國間的經濟關系變得越來越密切,到了誰也離不開誰的程度。但另一方面也面臨著一個利益的調整,比如說今年胡錦濤主席訪美,關于經貿關系有一段非常長的內容,包括中美之間如何調整自己國內的宏觀經濟,人民幣匯率問題等,可以感覺到美國現在越來越不能忍受中美之間存在的中國大量的順差。美國認為這種順差是美國在輸出工作機會,試圖通過壓人民幣升值來迫使中國方面做出對美國有利的讓步。第三,在意識形態(tài)方面,隨著中國的日益強大,美國感到它在試圖改變中國方面變得越來越力不從心,同時,它并沒有放棄企圖,而且,會利用其長期積累起來的軟實力不斷形成對中國的壓力。這對重視所謂“軟實力”、“巧實力”的奧巴馬政府來說,會加緊在這方面的動作。
當前,隨著后金融危機時代中美力量對比的變化,中美關系確實面臨著一些調整,因為一種關系的模式背后反映的是一種力量的變化。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盡管中國的實力正在與美國迅速接近,但“美國強、中國弱”這樣一種基本的力量格局仍沒有發(fā)生根本變化。我們目前面臨的主要任務仍是發(fā)展。對美外交仍需要放在爭取大有可為的戰(zhàn)略機遇期的大思路下加以考慮。隨著中美力量對比的變化,中美關系的互動模式發(fā)生變化是必然的,發(fā)展的方向是中國應具有更多的外交主動、具有越來越多的塑造議題的能力、美國必須對中國的核心利益展現出越來越多的尊重。同時,這種變化應當在中美關系基本穩(wěn)定的情況下求變。這有助于延長我國的戰(zhàn)略機遇期,會使我國的發(fā)展走得更穩(wěn)更快。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印刷、出版,違者負知識產權法律責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