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未經(jīng)報告人審核。作者觀點不代表宣講家網(wǎng)立場。未經(jīng)宣講家網(wǎng)站同意,請勿轉載。)
各位領導,各位朋友,歡迎大家參加我今天的講座,我今天和大家一起交流人際溝通和家庭和諧這方面的內容。
我們知道,進入新的世紀以后,咱們黨,咱們國家和人民,都對未來充滿著希望,對未來有很多構想,每個人、每個家庭都在忙忙碌碌的。那么21世紀人類究竟在追尋什么呢?我們看一看,21世紀應該追尋什么?全社會追尋的是什么?作為家庭、個人,我們又該追尋什么呢?很多大爺、大媽到這里來參加這個講座,我問問你們,你們每天都很早就起來,整天在忙忙碌碌,你想到這一天忙的是什么、為了什么嗎?我想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大家說得很對,第一是活著,人忙碌為了就是活著,為了更好的生存。什么叫更好的生存?我快樂我幸福。我快樂我幸福的前提就是我要健康,不健康能快樂嗎?不健康能幸福嗎?不健康有很好的生活質量嗎?
那么什么叫健康?對于健康,可能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我們聽聽權威的機構怎么描述健康的概念,世界衛(wèi)生組織——全世界最權威的醫(yī)療機構提出,第一是身體的健康,第二是心理的健康,第三就是道德的健康,第四是社會和諧,能適應社會,能在這個社會里比較好地跟周圍的人、周圍的同事相處,這就是健康的標準。我們主要講的是身體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大家比較關注,像舉世矚目的弗吉尼亞大學那場槍擊案,可以肯定的說那位大學生是有問題的,是一個不健康的人,他可能有不健康的人格、有不健康的道德,帶來了很大的危害。
我們看看下面這樣一個情景,我想在我們的家里可能很多都發(fā)生過。先生下班回家以后,坐在客廳的沙發(fā)上,一邊翻翻晚報,一邊看電視。電視正在轉播一場精彩的足球賽,他看得非常興奮,有時候還情不自禁地高喊幾聲,不時還有幾聲咳嗽。這時候在廚房里忙著的太太,聽到了咳嗽聲,拿起水杯,走到客廳,把水杯遞給了先生。先生會怎么說?
上面的案例簡單地來說,就是人際的互動,是一種人際關系。什么叫人際關系?一般理解的人際關系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心理學教材來看,人際關系講的是人與人在溝通與交往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lián)系。人一定活在一定的人際關系中,有這樣的說法,說一個人有什么樣的觀念,就會有什么樣的人際關系,就會有什么樣的生活質量。自己和自己最親密、最相投的人是一個圈子,第二個圈子就是家人,先生、太太、父母、子女、親戚,構成了第二個關系。第三個關系,一般的朋友,一般的親戚。第四個是單位里的同事,街坊的鄰居,比較熟悉的又構成一個圈。第五個我們走出家門,走向社會,每天要接觸的各行各業(yè)、形形色色的人,跟社會上接觸的人都會跟你構成關系。人際關系就是人和人之間的心理聯(lián)系。
人際關系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諧。不論跟家人、鄰居、同事、領導、下級,最好的人際關系是什么?是和諧。人際溝通就是通往和諧的橋梁,沒有人際溝通,就很難談上和諧。橋不就是為了溝通嘛,不就是因為有障礙,我們要想分設法跨越這個障礙嘛,所以說人際溝通是人生永恒的主題。我們從生到死,在幾十年漫長的歲月里面,離不開溝通。小的時候,在襁褓里,就有父母的溝通,嬰兒的啼哭,父母的微笑,就構成了溝通。到幼兒園,到小學、到中學,到走向社會,到退休還要有溝通。所以溝通是人生的永恒主題,誰也無法避免。
剛才說的,人際和諧來自于良好的溝通。我們怎么樣跟別人溝通?溝通為了干什么?跟家里人怎么溝通?首先就是為了向對方說明事情,今天禮拜天,要到這里來聽課,我要告訴家里的人。
其次,要表達自己,就是你作為個人,要向家人,向你的同事,表明自己的立場、觀點、情感等,就需要溝通。不溝通人家怎么了解你?不溝通你怎么表達你自己?
第三,交換準確的信息,避免誤解或者消除誤解。我們經(jīng)常講對話就是溝通,對話就是避免一些誤解。所以交換準確的信息,有時候夫妻之間、鄰里之間、同事之間可能有一些誤解,這些誤解就是溝通不暢、信息不準確造成的。
第四,建立關系,達成共識,提高效率。我們要跟別人溝通,就是為了建立一種良好的關系,達成某一種共識。比如說周六了,我們邀上三五個親朋好友一起去郊游,一起去踏青。通過很好的溝通以后,明天幾點走,在哪里集合,到什么地方郊游,電話一溝通,說得很清楚,這個事就辦得很順暢。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