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不斷增強文化自覺,更好地堅定文化自信,必須堅持科學分析與揚棄繼承相結合,堅持挖掘闡發(fā)與保護傳承相結合,堅持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相結合,堅持教育引導與創(chuàng)新機制相結合,堅持不忘本來與面向未來相結合,堅持立足本國與面向世界相...[詳細] 時間:2021-09-15 15:29 標簽:張雅光文化自信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
“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節(jié)氣飲食習俗是中國人幾千年歷史文化的延續(xù)。中華民族飲食文化冠絕全球,其中蘊含著深刻哲理。在習近平治國理政實踐中,其精神滋養(yǎng)同樣給人以思想啟迪。在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采訪時,習近平主席指出治理中國這樣一個大國,要有“治大...[詳細] 時間:2021-08-23 13:41 標簽: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
禮儀,是文明民族的標志,無論哪個民族,文明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屬于本民族的禮儀。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具有十分豐富的禮儀文化,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詳細] 時間:2021-08-16 08:50 標簽: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詳細] 時間:2021-08-11 14:37 標簽:戴有山偉大建黨精神馬克思主義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正所謂“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國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yōu)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詳細] 時間:2021-08-09 15:09 標簽: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
美食既是中國文化的一種承載形式,也是令中國人情意相通的血脈連結,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飲食文化中,二十四節(jié)氣的飲食習俗蘊含著和諧統一、應時而動的民族智慧。...[詳細] 時間:2021-07-26 14:54 標簽: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
本期報告,中央財經大學莫林虎教授從中國傳統廉潔文化與反腐倡廉,中國傳統文化的創(chuàng)新思想與新時代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中國傳統文化的小康思想與共同富裕的偉大實踐,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同理想與新時代公平正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以及以文化人五個方面出發(fā),詳細講解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詳細] 時間:2021-06-16 16:50 標簽:莫林虎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廉潔文化文化自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張寶秀院長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的歷史觀和傳統文化觀、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等方面,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詳細] 時間:2021-04-27 09:41 標簽:張寶秀科學歷史觀傳統文化觀堅定文化自信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中國是有著悠久文明的國家。在世界幾大古代文明中,中華文明是沒有中斷、延續(xù)發(fā)展至今的文明,已經有5000多年歷史了。中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有自己獨特的價值體系。...[詳細] 時間:2021-02-19 11:26 標簽:中華傳統民俗文化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華傳統美德中華文明
進入新發(fā)展階段以后,對文化建設提出更高要求,文化的作用也會進一步凸顯,我國要實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不是片面只追求物質文明的現代化,而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tài)文明共同發(fā)展的全面現代化。...[詳細] 時間:2020-12-25 14:54 標簽:黃深思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以人民為中心
面對當今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于新時代新階段文化發(fā)展的戰(zhàn)略部署,是我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文化領域改革發(fā)展的根本遵循。...[詳細] 時間:2020-12-07 15:21 標簽:王鎖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文化自信文化強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fā)展指導方針,為做好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fā)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全會強調的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立足現實、與時俱進,鼓舞人心、切實可行。近日,人民日報陸...[詳細] 時間:2020-12-02 16:35 標簽:黃坤明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高質量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節(jié)日之一,中秋節(jié)有著悠久的歷史流傳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和感情寄托。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中華傳統節(jié)日和中華傳統文化,多次強調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寶貴價值和獨特作用,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詳細]
時間:2020-12-02 16:25
標簽:中秋節(jié)傳統文化創(chuàng)新文化基因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撐。...[詳細] 時間:2020-11-24 08:48 標簽: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文化是社會實踐的產物,并隨社會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從早期農耕生產實踐,到近代革命實踐,再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實踐,中華文化在不同歷史階段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主要文化表現形態(tài)。...[詳細] 時間:2020-11-19 15:46 標簽:王軍文化自信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十九屆五中全會
歷史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歷史的血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傳承和保護歷史文脈,在多次地方考察中發(fā)表重要講話。宣講家網梳理相關論述,和您一同感受總書記對歷史文化遺產的守護初心。...[詳細] 時間:2020-10-12 16:31 標簽:
怎樣才能加強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就要深入學習和認識傳統文化,而認識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基礎性方法就是讀書。報告人圍繞“經典的閱讀問題”這個主線,從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現象、古代的經和經學、經學的發(fā)展和演變、“四書”的意義四個方面闡述了“堅定文化...[詳細] 時間:2020-09-27 14:37 標簽:任大援中國傳統文化儒家思想文化自信經典現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fā)展繁榮為條件?!敝腥A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品格,使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東方五千多年之久,仍然充滿生機。...[詳細] 時間:2020-09-07 09:02 標簽:微理論
2020年6月13日迎來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化遺產體現了中華民族旺盛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北京作為古都,積極審慎地開展非遺文化保護實踐,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詳細]
時間:2020-06-11 09:47
標簽:傳承非遺文化北京中軸線蔡奇民族藝術
乘風好去展羽翼,長空萬里看山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建設全國文化中心正當其時、正當其勢。我們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擔負起“高原”之上形成更多“高峰”的光榮使命,在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之路上,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不斷砥礪前行。...[詳細] 時間:2020-05-18 15:13 標簽:老驥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