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順義區(qū)勝利街道“好風氣·暖人心 百姓+理論+文藝”宣講活動走進建北一社區(qū)、龍府花園社區(qū)、義賓北社區(qū)。150余名黨員干部群眾現(xiàn)場聆聽,來自基層的宣講員們用“小故事”講透“大道理”,以“文藝范”傳遞“正能量”,讓理論宣講從“單向輸出”變?yōu)?ldquo;雙向奔赴”,現(xiàn)場掌聲不斷、反響熱烈。
“接地氣”講述暖心故事
在建北一社區(qū)活動室,宣講員們從不同視角切入,用聲情并茂的講述詮釋榜樣精神,傳遞出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
勝利街道救援站消防員代俊鵬以《對得起這身衣服》為題,講述在群眾遇到危險時挺身而出的故事。“每次義無反顧的前行,只是為了對得起這身衣服。”他樸實的話語讓居民看到消防員“赴湯蹈火為人民”的赤誠。
華聯(lián)商圈學雷鋒志愿服務站站長張寧分享《以志愿之光 點亮美好順義》,講述了他多年堅持公益,帶動身邊人加入志愿服務隊伍的故事,他用自己的親身實踐證明“小善舉也能匯聚大溫暖”。
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會員、北京曲藝家協(xié)會理事、順義區(qū)曲藝家協(xié)會主席、相聲演員朱文利帶來的一段精彩單口相聲,講述了小小志愿者積極參與社區(qū)志愿服務的故事。
勝利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張爽以《身邊的榜樣》為題,講述22年來悉心照料癱瘓失明公公的孝老敬親模范韓鳳杰的故事,以生動視角彰顯榜樣力量。
怡馨一社區(qū)居民李煥以《堅持黨建引領 踐行楓橋經(jīng)驗》為題,講述社區(qū)通過“居民議事會”“矛盾調(diào)解隊”破解治理難題的經(jīng)驗。“共建共治共享,讓社區(qū)成了真正的‘家’。”她的分享讓居民對基層治理有了新期待。
仁和中學教師信鴿帶來《智慧校園里的溫暖》,從“課后服務”到“心理輔導”,她用一個個育人故事生動再現(xiàn)了仁和中學校長馬天翔用匠心打造智慧教育新模式的感人故事,充分展現(xiàn)出新時代教育者的責任與擔當。
理論宣講也能“既走心又走新”
宣講結(jié)束后,現(xiàn)場居民們紛紛表示深受鼓舞。“以前覺得理論宣講是‘高高在上’的大道理,今天才明白,原來榜樣故事就是最好的理論課堂!”居民王先生感慨道,“消防員逆火而行的勇氣、志愿者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這些身邊的例子讓我更懂責任,以后我也要積極參與社區(qū)志愿服務活動,為咱們順義的好風氣添磚加瓦!”
“文藝+理論的‘混搭’太新穎了!”社區(qū)居民李阿姨豎起大拇指,“朱老師把身邊故事編成相聲,張寧站長講志愿經(jīng)歷時眼里有光,聽著就入迷。這樣的宣講,我們愛聽!”
宣講團走進龍府花園社區(qū)
宣講團走進義賓北社區(qū)、義賓南社區(qū)
在龍府花園社區(qū)、義賓北社區(qū)、義賓南社區(qū),宣講員們用精彩的講述讓更多人在聚精會神的聆聽中,充分感受到榜樣精神的魅力。
“小切口”講述“大道理”
理論宣講的生命力在于讓理論從“紙上”走到“群眾心中”。此次宣講活動通過“百姓講身邊事、用文藝演故事、以理論點明理”的形式,將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轉(zhuǎn)化為群眾喜聞樂見的精神食糧,真正讓黨的聲音“活起來”“暖起來”。下一步,勝利街道將持續(xù)深耕“理論+百姓+文藝”融合宣講模式,以“小故事”詮釋“大情懷”,用“小切口”講透“大道理”,切實推動順義好風氣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jié)果,讓文明新風吹遍勝利街道每個角落。
來源:“匯聚勝利”公眾號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