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部主任
回望歷史長河,中國共產黨以強烈的歷史自覺和堅定的使命擔當,先后提出人民監(jiān)督和自我革命這跳出歷史周期率的“兩個答案”,找到了如何為人民執(zhí)好政、長期執(zhí)政的必由之路。這“兩個答案”不是彼此割裂的孤立選擇,而是互為條件、互為支撐的有機整體,是黨跳出歷史周期率的一體兩翼,辯證統(tǒng)一地貫穿于百年大黨的趕考之路,成為黨決不當也永遠不會成為李自成的強大志氣、骨氣和底氣。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黨主動接受人民監(jiān)督和勇于自我革命始終是一以貫之、一體推進的,并在回應歷史考驗和時代召喚中不斷深化二者的有機結合,從而為黨成功跳出歷史周期率提供最為有力的內外支撐,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奠定堅實的政治基石。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對“兩個答案”有機結合的初步探索
從誕生之日起,中國共產黨就高度重視人民監(jiān)督與自我革命這“兩個答案”的有機結合,始終把接受人民監(jiān)督、勇于自我革命作為確保自身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關鍵一招。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面對復雜嚴峻的斗爭環(huán)境,中國共產黨開始初步探索如何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的窯洞里提出人民監(jiān)督的“民主新路”,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又提出“兩個務必”的思想。實際上,這已包含對黨內自我革命的初步思考。此外,為了保障人民監(jiān)督的渠道暢通和黨內自我革命的有序推進,黨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推動全黨形成高度團結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特別是在遵義會議這一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上,黨以實事求是的精神深刻反思和糾正“左”傾錯誤,充分彰顯推進人民監(jiān)督與自我革命統(tǒng)一的歷史主動。與此同時,黨在這一時期形成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yōu)良作風,較好地引導黨員干部在他律與自律的結合中查找問題、革除弊端。通過這一系列實踐探索,中國共產黨初步確立了人民監(jiān)督和自我革命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基本邏輯,為后來各個歷史時期深化完善“兩個答案”的有機結合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一,初步確立民主集中制,內在涵蓋人民監(jiān)督與自我革命辯證統(tǒng)一的要義。1922年黨的二大上,“少數(shù)絕對服從多數(shù)”“下級機關須完全執(zhí)行上級機關之命令”“凡黨員有犯左列各項之一者,該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必須開除之”等體現(xiàn)民主集中制的原則精神被寫入首部黨章。192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案》首次明確提出黨組織的“指導原則為民主集中制”,并強調“支部是黨與群眾直接發(fā)生關系的組織”。可見,黨在早期探索中已然深刻認識到,只有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才能有效保證黨的團結統(tǒng)一。民主集中制的確立,不僅確保廣大黨員能夠通過民主程序監(jiān)督黨的各級領導機關,也為廣大人民群眾通過民主程序監(jiān)督黨提供渠道可能。在革命斗爭實踐中,這一制度安排成為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重要依托,也為廣大黨員和群眾參與民主監(jiān)督、黨自覺進行革新完善奠定制度保障。
第二,作為生死攸關轉折點的遵義會議成功召開,充分體現(xiàn)人民監(jiān)督與自我革命相統(tǒng)一。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長征初期接連失利之際,黨內外普遍彌漫著對領導決策指揮失誤的不滿。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等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嚴肅批判并糾正博古、李德等人堅持的“左”傾教條主義路線,實質上確立毛澤東同志在黨和紅軍的領導地位、確立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這一過程中,群眾的意見和黨的內部監(jiān)督起到了重要作用,廣大黨員、群眾通過會議反映、口頭反映、內部信件等方式,促使黨進行自我反思、主動糾正錯誤,在危急時刻實現(xiàn)關鍵轉向。值得一提的是,遵義會議沒有依賴共產國際的外力干預,而是依靠黨自身力量,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式,完成對錯誤路線的歷史性糾正,彰顯著中國共產黨強大的自我革命精神。正因敢于刀刃向內、革除弊病,黨才能在危局中重獲新生,領導紅軍和人民群眾最終走出困境,開辟中國革命新局面。
第三,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推動人民監(jiān)督與自我革命初步結合。毛澤東同志強調,“共產黨內的矛盾,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去解決”。1941年至1945年間開展的延安整風運動,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思想教育運動,也是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相結合、人民監(jiān)督與自我革命相統(tǒng)一的探索典范。一方面,延安整風運動特別強調落實黨的群眾路線,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幫助各級黨員干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深懷愛民之情,虛心接受人民群眾的批評與監(jiān)督。在延安整風運動期間召開的西北局高級干部會議,在對時任關中分區(qū)特委書記習仲勛同志作的組織鑒定中寫道,“在仲勛同志面前,沒有一個人愿意說一句假話的”??梢姡瑥V大黨員干部高度重視傾聽群眾聲音,廣大群眾也十分樂意向黨反饋意見建議。人民監(jiān)督已然成為檢視黨內問題、推動思想更新的重要力量。這正是當時魚水之情般的黨群關系的生動寫照。另一方面,延安整風運動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不僅廣泛吸納群眾監(jiān)督的意見建議,還注重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推動黨的自我革命,真正達到既弄清思想又團結同志的目的。諸如張聞天、王稼祥等同志主動檢討自身錯誤,有利于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氛圍。因此,延安整風運動作為通過接受人民批評、勇于自我批評來實現(xiàn)革新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探索,為推動“兩個答案”的有機結合提供了重要理論經驗和實踐范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