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黨上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持續(xù)走深走實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進一步擰緊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的制度螺絲。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條例》,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作風,用“緊日子” 換來百姓“好日子”。
思想上繃緊,樹牢艱苦奮斗的政績觀。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是我們一路走來、發(fā)展壯大的“法寶”,是我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障。從井岡山上“嚼紅米飯、喝南瓜湯”,到長征路上“吃草根、啃樹皮”;從延安時期“自力更生、豐衣足食”,到抗美援朝中的“一把炒面一把雪”;再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勒緊褲腰帶搞建設”……把“過緊日子”作為習慣,厲行節(jié)約、杜絕浪費,這是對紅色基因的賡續(xù),也是密切黨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從制定和實施中央八項規(guī)定開局破題,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黨風政風煥然一新,推動社會風氣向上向好。新修訂的《條例》突出強調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必須樹立正確政績觀。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入對標對表《條例》,在思想上繃緊弦,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能為了短期政績而盲目決策,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把有限的財政資源用在抓改革、促發(fā)展、干實事上,造福于人民群眾。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把“過緊日子”內化于心,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生活情趣,主動抵制和遠離“四風”,以儉樸之風抵制奢靡之風,筑牢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及實施細則精神的堤壩。
細微處盯緊,營造厲行節(jié)約的好風尚。黨政機關過緊日子,并非一時之需,而是長久之策。從2013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黨政機關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條例》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到如今修訂版細化會議餐標、嚴控差旅支出,始終緊盯公務活動中的“細微之處”。與2013年發(fā)布的《黨政機關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條例》相比,新修訂的《條例》,與時俱進完善黨政機關經費管理、國內差旅、因公臨時出國(境)、公務接待、公務用車、會議活動、辦公用房、資源節(jié)約等規(guī)定,強化了厲行勤儉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責任落實。新修訂的條例》對各級黨政機關深入推進節(jié)約型機關建設進一步提出要求,這些“從細微處”入手的制度設計,讓黨政機關經費使用更加透明、規(guī)范。黨政機關少花一分錢,民生事業(yè)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錢。各級黨政機關要把“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的要求融入到日常管理之中,嚴格落實政府采購、公務活動、公務用車、會議活動、辦公用房等節(jié)約規(guī)定,堅決防止在會議活動中互相攀比、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堅決防治和糾正政務服務中的“面子工程”。要加快推進節(jié)約型機關創(chuàng)建行動,從節(jié)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做起,堅決落實好“光盤行動”,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浪費可恥、節(jié)約光榮的濃厚氛圍。
成效上抓緊,傳承真抓實干的好作風。日子雖然“緊”了,但苦干實干的勁頭不能減,為人民群眾疏難解困的成績不能減。新修訂的《條例》提出了更高標準、更嚴要求。過緊日子不是緊民生,更不是不發(fā)展,廣大黨員干部絕對不能因為工作經費的“緊”而造成干事創(chuàng)業(yè)上的“松”。在深入貫徹《條例》的過程中,我們要提倡“勤”與“儉”并重,持續(xù)從嚴從緊控制“三公”經費管理,把更多的“真金白銀”用于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增進民生福祉,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花在緊要處。黨員干部要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將“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融入日常工作,立足崗位職責在開支上做“減法”、在效率和服務上做“加法”,以先干、先上、先吃苦的實際行動作出表率,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勤政為民上;主動到條件艱苦的基層、國家建設的一線、項目攻關的前沿去擔苦、擔難、擔重、擔險,做到“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始終沖鋒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線、奮斗在攻堅克難的最前沿,切實做到講奉獻不求索取、講艱苦不圖安逸、講奮斗不計名利,在艱苦奮斗、真抓實干中團結帶領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
“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黨政機關過緊日子,這是源自初心、著眼長遠的體現,傳遞的是施政溫度和務實作風。黨政機關要以此次《條例》修訂為契機,把過緊日子作為習慣、形成常態(tài),就一定能換來人民群眾幸福美滿的“好日子”。(宣講家網 祝中炎)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span>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