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首頁> 報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劉志明: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2)

二、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先介紹一下五四運動之前的國內國際大背景。在五四運動之前國內興起了新文化運動;在歐洲爆發(fā)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這兩個大事件都與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有關系。從國內來講,新文化運動以五四運動為界,之前是向西方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五四運動以后,中國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開始向俄國學習,向馬克思列寧主義學習。所以,五四運動以后,我們進入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有蔡元培、魯迅、胡適、陳獨秀、李大釗等,還有一些文學派的人士。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主要是“四個提倡,四個反對”:第一是提倡民主,反對專制;第二是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第三是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第四是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舉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揭開了一場規(guī)??涨暗男挛幕\動的序幕。

新文化運動啟發(fā)了人民的“民主”覺悟,也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奠定了思想基礎。當時的先進知識分子想要通過新文化運動勉勵中國青年崇尚自由、追求進步、愛好科學,要有世界眼光。1916年9月1日,《青年雜志》改名為《新青年》。陳獨秀在改刊后的《新青年》第一期上發(fā)表《新青年》一文,號召青年做“新青年”。他提出“新青年”的標準是:生理上身體強壯;心理上是“斬盡滌絕做官發(fā)財思想”,而“內圖個性之發(fā)展,外圖貢獻于其群”;以自力創(chuàng)造幸福,而“不以個人幸福損害國家社會”。

1917年初,陳獨秀受蔡元培的邀請,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新青年》編輯部也隨之遷到北京。北京于是成為新青年運動的主陣地。蔡元培主張“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這為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國生根發(fā)芽提供了很好的輿論環(huán)境。但是新文化運動能不能改變中國的命運,就要聯系當時的世界格局了。1914年到1918年爆發(fā)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很多人對西方資本主義產生了質疑。毛澤東同志在1917年8月說過,東方思想固然不切于實際生活,西方思想亦未必盡是,幾多之部分,亦應與東方思想同時改造。周恩來同志在法國勤工儉學時寫過這樣的一段話:“吾人初旅歐土,第一印象感觸于吾人眼簾者,即大戰(zhàn)后歐洲社會所受巨大之影響,及其顯著之不安現狀也。影響維何?曰生產力之缺乏,經濟界之恐慌,生活之窘困。凡此種種,均足以使社會上一般人民饑寒失業(yè)交困于內外。”這段話的意思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歐洲社會顯著不安,老百姓缺乏安全感,生產力因為戰(zhàn)爭受到破壞。另外,生產力上不去,人們的經濟活動很難進行,老百姓的生活窘困。所以,他得出一個結論,“方知昔日之理想乃等諸夢囈”。由此可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所造成的嚴重后果使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感到震驚,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在他們心目中逐漸失卻了原來那種耀眼的光芒。1920年,梁啟超寫了《歐游心影錄》一書?!稓W游心影錄》比較全面地反映了梁啟超對戰(zhàn)后歐洲的考察結果,反映了梁啟超對西方文明的態(tài)度和看法,也反映了他對中西兩種文化體系的總觀點。當時英國的一些學者認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西方的文明不行了,西方的制度缺點很多,將來西方怎么辦?要靠東方的文明來拯救。所以,梁啟超很興奮,在《歐游心影錄》里寫了這樣一段話:“我可愛的青年啊,立正,開步走!大海對岸那邊有好幾萬萬人,愁著物質文明破產,哀哀欲絕地喊救命,等著你來超拔他哩。我們在天的祖宗三大圣(指孔子、老子、墨子——引者)和許多前輩,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業(yè),正在拿他的精神來加佑你哩。”當然,這只代表了梁啟超比較樂觀的態(tài)度。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帝國主義面對十月革命驚恐萬分,他們紛紛聯合起來要鎮(zhèn)壓十月革命,要把蘇維埃政權扼殺在搖籃里。反對帝國主義的口號,使我們苦于帝國主義侵害久矣的中國人民感到特別的親切。所以,中國出現了一批贊成俄國十月革命道路,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

俄國十月革命爆發(fā)后,李大釗備受鼓舞。他先后發(fā)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他預言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歷史呼喚工人階級。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主要發(fā)生在歐洲資本主義國家,他們忙于交戰(zhàn),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壓制,使得我們的民族經濟在這個時間有了一定的恢復和發(fā)展。其中,產業(yè)工人的隊伍在不斷增長,已經達兩百萬人左右,成為了一支新興的階級和社會力量。再加上一批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開始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就開啟了一股新潮流,以馬克思主義來觀察中國的命運,來改造中國社會。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中國是戰(zhàn)勝國。本來我們幻想作為戰(zhàn)勝國,應該可以享受到好處,但沒想到,巴黎和會同意將德國戰(zhàn)前在山東強占的一切權利全部轉讓給日本,并將有關條款列入《巴黎和約》。這讓中國的知識分子徹底認清了帝國主義的虛偽和侵略本性。這就更加使先進知識分子義無反顧地學習俄國,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爆發(fā)五四運動。

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學生3000余人齊集天安門前舉行示威。他們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還我青島”“誅賣國賊曹汝霖、章宗祥、陳宗輿”等口號,沖破反動軍警的阻撓,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天安門前,舉行抗議集會,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爆發(fā)。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開始大規(guī)模罷工,以響應學生。面對強大社會輿論壓力,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相繼被免職,當時的總統徐世昌提出辭職。

1922年2月4日,中國和日本在華盛頓簽訂了《中日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條約規(guī)定:日本將德國舊租借地交還中國,中國將該地全部開為商埠;原駐青島、膠濟鐵路及其支線的日軍應立即撤退;青島海關歸還中國;膠濟鐵路及其支線歸還中國等。

五四運動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講:“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斗爭實踐中懂得,中國社會發(fā)展,中華民族振興,中國人民幸福,必須依靠自己的英勇奮斗來實現。”“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我們必須排除萬難,克服一切困難和阻力,通過英勇奮斗,來實現這個偉大目標。

五四運動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進入了新階段,進而通過馬克思主義實踐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和中華民族的命運。當時,李大釗在《晨報》副刊開辟了“馬克思研究”專欄,目的是向廣大有志青年宣傳馬克思主義。1920年3月31日,由李大釗組織發(fā)起的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立。這個研究會在宣傳馬克思主義,為共產黨培養(yǎng)干部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此外,在天津,周恩來同志還領導成立了覺悟社。在上海,陳獨秀、陳望道等人也都在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

當時,在《共產黨宣言》的影響下,許多有識之士最終成為馬克思主義者。《共產黨宣言》可以說是思想燈塔、指路明燈。1919年7月14日,毛澤東同志在長沙創(chuàng)辦《湘江評論》,傳播介紹新思想,探索改造社會的道路。當年8月,《湘江評論》被湖南軍閥張敬堯查封。李大釗說這個報紙是全國最有分量、見解最深的報刊之一。在《湘江評論》中有一篇重要文章,叫《民眾的大聯合》。這篇文章分析了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就是沒有動員最廣大的中國人民。所以,強調統一戰(zhàn)線一直是我們非常重視的。

責任編輯:李天翼校對:葉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