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德 中國新聞社原副社長
大家好,我是周秉德。今天,我來講一講我的伯父——周恩來對我的教育。我在他身邊生活了十幾年,12歲到他身邊,27歲結婚離開,之后也經(jīng)常去看望伯父和伯母。在他們身邊,我受到了很大教育,今天就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理解!
大家知道,周恩來同志出生于1898年。在2018年,我們黨召開了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總結提出,周恩來同志是六個方面的杰出楷模:是不忘初心、堅守信仰的杰出楷模;是對黨忠誠、維護大局的杰出楷模;是熱愛人民、勤政為民的杰出楷模;是自我革命、永遠奮斗的杰出楷模;是勇于擔當、鞠躬盡瘁的杰出楷模;是嚴于律己、清正廉潔的杰出楷模。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周恩來同志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一顆璀璨巨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面不朽旗幟。
一、心系群眾、同甘共苦
伯父一直心系群眾,與群眾同甘共苦。
比如1958年在十三陵水庫,他舉著大旗帶領著國務院的干部參加勞動,還說今天我們沒有總理、副總理、局長、部長,我們都是勞動者,并在那兒連續(xù)工作了一周。后來經(jīng)過籌劃、預測、實地勘察,他又制定了密云水庫的相關建設方案,為期兩年,調動了周圍民工20多萬。作為朝陽區(qū)委的干部,我當時也去參加了這項工作,包括了解情況、統(tǒng)計數(shù)字、作一些報道等,我感到很光榮。伯父去密云水庫,先后去了五六次,與密云水庫的干部們商討實際工作,問有什么困難、有什么問題需要他解決,了解民工的實際困難、生活狀況等等,并做好相應的安排。
他也經(jīng)常與老百姓一起座談,了解實際困難和情況,比如蹲在群眾家門口去了解情況,或者到麥地里去撿麥穗等等。他還去在大慶接觸了上萬名工人,深入29個基層。
他在外邊的用餐也是非常簡單的。大家可以看到,照片里的他興致勃勃地用餐,其實前邊就是一個小小的菜碟,碗里的米粒都是黑色的高粱米。
他真的是把群眾當成家人一樣看待。比如邢臺地震時,他走門串戶去慰問傷者、病員,開會時動員大家要克服困難、要克服艱險、要重建家園。
特別是開會的時候,他一發(fā)現(xiàn)老百姓都是對著風的,就讓大家調整方向,自己對著風。當?shù)馗刹烤驼f這樣講話,總理你不是對著風嗎。他說你們算一算,你們想一想,是我們幾個少數(shù)人對著風合理,還是讓成百上千的人對著風合理?當然是我們少數(shù)人對著風合理。
他就是這樣一個總理,愛護老百姓,把自己擺在老百姓當中,事事要先照顧老百姓。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