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教材委員會日前印發(f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明確要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融入課程教材,做到覆蓋基礎教育、職業(yè)教育、高等教育各類型各學段,涵蓋國家、地方和校本課程,融入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各學科,貫穿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huán)節(jié),不同學段全過程貫通。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興旺發(fā)達、后繼有人,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課程教材集中體現黨和國家意志,是育人的載體,直接關系人才培養(yǎng)方向和質量。推動我國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必須牢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其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各環(huán)節(jié)。
培根鑄魂要從小養(yǎng)成。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處于“拔節(jié)孕穗期”的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打底塑形,如果不注重精神滋養(yǎng),心田就會貧瘠;只有給予足夠的精神滋養(yǎng),人生才能節(jié)節(jié)壯、步步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滿著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充滿著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展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價值追求、精神風范,是新時代青少年補鈣壯骨、固本培元的必修課。在人生“拔節(jié)孕穗期”,青少年要踏踏實實地學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促進和引領心靈塑造和精神成長。
培根鑄魂要精準滴灌。從兒童到少年再到青年,從小學生到中學生再到大學生、研究生,身心發(fā)育和精神成長會呈現出階段性特征。緊貼和把握學生認知發(fā)展特點,循序漸進、精準滴灌,是培根鑄魂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吨改稀访鞔_指出,小學重在啟蒙,初中重在感性體驗和知識學習相結合,高中重在實踐體認和理論學習相結合,大學重在形成理論思維,研究生階段重在深度探究。《指南》分別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不同學段的學習要求,體現循序漸進、螺旋上升。把“拔節(jié)孕穗期”具體化,體現學段的差異性和進階性,從而增強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培根鑄魂要有機融入。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程是進課程教材的主渠道和關鍵課程,集中講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哲學社會科學課程是進課程教材的重要渠道和主干課程,按照學科門類分別提煉了需要重點融入的主要學習內容與要求,分專題講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工農醫(yī)等其他課程結合學科專業(yè)特點,有機融入相關內容,強化育人立意和價值導向。堅持學段全覆蓋,強化縱向一體化設計;結合學科專業(yè)特點,按關鍵課程、主干課程和其他課程分類提出落實要求,加強學科橫向關聯配合,能夠引導青少年學得更好、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課程教材加強重大主題教育,是培根鑄魂、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內在要求,是提高課程教材建設水平的本質要求。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對準“拔節(jié)孕穗期”培根鑄魂,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強國一代、走在時代發(fā)展前列的先鋒力量、守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青春衛(wèi)士,必將匯聚成推動時代前行的強大力量。(來源:宣講家網)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21/0827/1140333.shtml(轉載請保留)
作者單位:成都市金牛區(qū)發(fā)展和改革局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