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新時代,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不斷向前推進,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不動搖,堅持以為民為核心、以務實為基礎、以清廉為保障,恪守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不動搖,要以為民為核心
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有“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為民、利民、富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更是始終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更是向世界雄辯地證明,中國共產黨始終是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努力奮斗的黨,我們的每一項成就都是依靠人民群眾取得的。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要求。毛澤東同志曾明確表示:“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以為民為核心,一是要堅守黨的宗旨,始終堅持一切工作從人民利益出發(f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始終把人民群眾生活的安危冷暖記在心上,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時刻關心了解群眾生活的所思所盼所憂所急,切切實實把人民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二是要堅持為民執(zhí)政,為民謀利。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各級政府始終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tài)度,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堅持為民執(zhí)政,為民謀利。三是要堅持群眾路線就是要切實保障人民權益。新時代群眾路線就是要把為民落到實處,要從法律上保護公民的權利和利益,依法維護人民各項權益,依法保障全體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保障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不動搖,要以務實為基礎
實事求是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作風,以務實為基礎的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必須尊重群眾,發(fā)揮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必須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悉實情辦實事。
以務實為基礎,要充分發(fā)揮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不僅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更是推動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人類歷史上的各項偉大成就皆來自人民群眾的實踐創(chuàng)造。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完善。從黨的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來看,黨的各項決策的制定實施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人民群眾不僅是改革發(fā)展的參與者,更是改革發(fā)展成果的受益者,在改革發(fā)展的藍圖中必須要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改革發(fā)展的藍圖才能亮麗。沒有人民的支持,任何的改革都很難成功,只有使人民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才能使改革之路走得更加順利。
以務實為基礎,要在實踐中悉實情辦實事。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就是實踐論,堅信正確的認識從實踐中來,又回到實踐中去,而實踐的主體是人民群眾。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是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思想的基礎。務實首先要“務實情”。“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深入實地調查研究,俯身基層,親近群眾,切實了解群眾生活的實際情況,傾聽群眾的意見、建議和批評,實實在在地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實際問題。務實更重要的是落實,真抓實干,辦實事。務必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將各項舉措落到實處??照務`國,實干興邦,堅持以務實為基礎的群眾路線思想就是要切實解決群眾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實際問題,真抓實干,解決群眾生活中衣食住行各項問題和實際困難,切切實實推進各項富民惠民政策落地生根,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享受到改革發(fā)展的各項成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提升人民滿意度和幸福感。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不動搖,要以清廉為保障
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以清廉為保障,堅持密切聯(lián)系群眾與黨的建設相統(tǒng)一。堅持從人民利益出發(fā),密切聯(lián)系群眾,響應人民呼聲,從思想作風和制度方面,狠抓黨風廉政建設。
以清廉為保障,加強作風建設。作風彰顯態(tài)度,作風決定工作,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就有什么樣的作風,有什么樣的作風必然有什么樣的工作狀態(tài),好的作風必將有助于各項工作的開展。新時代,要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積極開展各項思想教育活動,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形成嚴以律己、嚴以修身、嚴以用權的優(yōu)良作風,旨在不斷提高黨員思想認識水平,提高廉潔為民服務的意識和能力,糾正不良風氣,改進工作作風,營造清正廉潔的政治環(huán)境,拉近群眾距離,密切聯(lián)系群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東西……我們不能安之若素、司空見慣、見怪不怪。既然作規(guī)定,就要朝嚴一點的標準去努力,就要來真格的。”改進工作作風,就要真抓實干,落到實處,不能松松垮垮,時有時無,要堅持常抓不懈,定規(guī)矩立制度,加強制度建設,從制度層面入手,全面落實監(jiān)督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全方位全覆蓋的立體化制度體系,以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zhí)行、強有力的監(jiān)督檢查、嚴厲的懲戒機制,切實遏制各項違規(guī)違紀違法現象,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
以清廉為保障,嚴格遵守黨章,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以清廉為保障,堅持密切聯(lián)系群眾與黨的建設相統(tǒng)一,嚴格遵守黨章,按照黨的法規(guī)制度為民辦實事。黨的十八大以來修訂出臺了一系列黨內法規(guī),向全體人民表明堅持依法依規(guī)治黨的思想理念。同時對建立健全黨內監(jiān)督體系做了明確的制度安排,把黨內監(jiān)督同國家監(jiān)察、群眾監(jiān)督結合起來,同法律監(jiān)督、民主監(jiān)督、審計監(jiān)督、司法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等協(xié)調起來,形成監(jiān)督合力。完善監(jiān)督制度,既加強黨的自我監(jiān)督,又加強對國家機器的監(jiān)督。進一步從制度法規(guī)的層面扎緊了籠子,標志著一個“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不斷健全完善。以清廉為保障的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更加強調反腐倡廉制度建設,這必將給人民群眾以極大的信心,我國反腐倡廉建設一定會繼續(xù)深入,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會更強,黨和國家政治發(fā)展必將越來越健康。
黨的群眾路線,就是指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群眾觀的經典概括和總結,是黨的根本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是黨的基本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既是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基本遵循,又是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在新時期的集中體現。以為民為核心,以務實為基礎,以清廉為保障,堅持黨和人民群眾價值取向高度統(tǒng)一,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與認識論、實踐論相統(tǒng)一,堅持密切聯(lián)系群眾與黨的建設相統(tǒng)一,是對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最為精煉的表達。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不動搖,有助于黨更好地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執(zhí)政為民,贏得人民的擁護和信任,推進黨的各項改革舉措順利推進,助力中國夢的實現。有助于加強黨的自身,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新時期、新情況、新條件下黨的各項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
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