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5日,習近平主席在世界經(jīng)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發(fā)表特別致辭《讓多邊主義的火炬照亮人類前行之路》,系統(tǒng)闡述了中國的多邊主義觀,強調多邊主義的要義是國際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著辦,世界前途命運由各國共同掌握。習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的問題錯綜復雜,解決問題的出路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多邊主義的核心價值觀,這就是中國的多邊主義觀。
習近平主席在闡釋多邊主義時,提出了多邊主義的幾項基本原則:堅持開放包容,不搞封閉排他;堅持以國際法則為基礎,不搞唯我獨尊;堅持協(xié)商合作,不搞沖突對抗;堅持與時俱進,不搞故步自封。從中我們可以將中國的多邊主義觀概括為: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理念,以開放性和包容性為特征,以國際法則為基礎,以協(xié)商合作為基調,與時俱進,著眼于應對全球挑戰(zhàn)。
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中國的多邊主義還原世界多樣性,吸收并超越了美歐多邊主義的排他性,形成包容性的多邊主義,這就是21世紀的多邊主義。強調21世紀就是既要解決原來多邊主義不夠包容、不夠公正合理和不可持續(xù)的問題,又適應萬物互聯(lián)技術推動的扁平化治理模式,守正出新、面向未來。既堅持多邊主義的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又立足世界格局變化,著眼應對全球性挑戰(zhàn)需要,在廣泛協(xié)商、凝聚共識基礎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
人類面臨的所有全球性問題,任何一國想單打獨斗都無法解決,必須開展全球行動、全球應對、全球合作。所以,多邊主義的核心理念就是開放和包容,反對封閉和排他。這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理念的體現(xiàn)。
更一般地說,中國的多邊主義觀折射“一多不分”文化觀:“一”是目標,是靈魂,指人類命運共同體;“多”是形式,是手段。與西方哲學觀不同,“一多不分觀”是表述中國傳統(tǒng)生生不息宇宙論的哲學術語,指的是天地萬物“一”與“多”的不可分割關系——任何所謂單子個體同它所處情勢環(huán)境的不間斷延續(xù)性和在這個意義上它的特殊性與環(huán)境多樣性的共生共存自然狀態(tài)。這是一種關系特殊性與整體性的相融互通,是在人們一般價值、意愿和行為的不恰當性所造成的關系緊張狀態(tài)之中產(chǎn)生的共享與和諧的自然動態(tài)。
多邊主義的前提是各國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形成真正的“邊”,而非被邊緣化。因此,多邊主義與世界多樣性是一脈相承的。世界多樣性與自然多樣性也是一脈相承的。正如自然界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國際社會也沒有完全相同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各國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各有千秋,沒有高低優(yōu)劣之分,關鍵在于是否符合本國國情,能否獲得人民擁護和支持,能否帶來政治穩(wěn)定、社會進步、民生改善,能否為人類進步事業(yè)作出貢獻。各國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差異自古就存在,是人類文明的內(nèi)在屬性。沒有多樣性,就沒有人類文明。多樣性是客觀現(xiàn)實,將長期存在。
總起來說,中國倡導的多邊主義是最具包容性的多邊主義,這與中國主張的包容性全球化、全球治理觀也是一脈相承的,其核心理念都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