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由繼承人共同擔任遺產管理人。如果繼承人沒有推選出遺產管理人,則由全體繼承人共同擔任遺產管理人。沒有推選,可能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繼承人人數少,沒有必要推選遺產管理人或者繼承人達成一致,由全體繼承人共同管理遺產;二是繼承人之間無法推選出一致認可的遺產管理人。
四是由民政部門或者村民委員會擔任遺產管理人。被繼承人死亡后,如果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均放棄繼承權的,遺產就屬于無人繼承的遺產。為了妥善保管好,并更好地處理被繼承人的遺產,城鎮(zhèn)居民的無人繼承財產,可以由民政部門擔任管理人進行管理,這樣更為妥當。農村居民生前作為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享受了集體所有制組織的很多權益,他的遺產由其所在的村民委員會管理,也是非常合理的。
舉個例子,有位經營海鮮生意的王先生突然遭遇車禍身亡,他的財產除了房產之外,還包括存放在倉庫里的好幾噸的高檔海鮮。在處理王先生后事期間,其父母和其妻子就遺產的劃分產生分歧。這導致倉庫里的海鮮無人管理,時間長了,這些海鮮就腐爛腐化了,損失大半,造成的經濟損失比較大。按民法典規(guī)定,繼承人在發(fā)生分歧時,可以選任遺產管理人來及時處理相關遺產。民法典引入遺產管理人制度,對各種情形下遺產管理人的選任作出明確規(guī)定,同時明確了遺產管理人的職責和所需要承擔的責任。遺產管理人的協(xié)調可以有效減少各方的爭執(zhí),滿足多元化遺產的分配需求,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老年人也可以委托具有中立性和專業(yè)性的管理主體,對遺產進行管理,以解決后顧之憂。民法典通過以上種種制度的設計,為老有所養(yǎng)保駕護航,讓老年人能夠更加愉快地享受老年生活。謝謝大家。
(根據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