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如何培育愛國主義精神
總書記原音短片三:
我們是中華兒女,要了解中華民族歷史,秉承中華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時時想到國家,處處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
經(jīng)典釋義人楊雨:
這是總書記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這次會上他引用了“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這兩句名言。這兩句話出自于《晏子春秋》?!蛾套哟呵铩凡⒎顷虌胱约旱闹?,而是后人采綴晏子的言行記錄而成。晏嬰歷仕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為齊國名相,被人尊稱為“晏子”。“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正是出自這部著作當中記錄的晏子的兩句名言。晏子說這兩句話的大概背景是這個樣子的:齊景公打算要重賞諂諛之人,可是主管的大臣卻并不想順從齊景公的旨意,景公非常惱火。晏子知道了之后,就主動進宮去朝見景公,并且還說了一大段推心置腹的話來勸諫景公。他的大意是說,在夏商周三代,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之所以能夠振興國家,就是因為他們“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意思就是說,國家是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凡是有利于國家的事情,哪怕對于個人利益有所損害,也應該加以愛惜和保護;凡是不利于國家的事情,哪怕對個人利益有好處,那也應該厭惡摒棄它。國家利益永遠先于個人利益。
說到這里,我又想起了一個從小立志,長大成才的典范人物。誰呢?明代的于謙。于謙小小年紀就胸懷大志,在他還沒有成年的時候,就寫下過“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樣的詩句,那不僅是他少年時候的理想,而且在他成人以后,還用行動去實現(xiàn)了它。
在明英宗正統(tǒng)十四年的時候,也先大舉進犯明朝,當時在位的明英宗聽信了宦官王振的唆使,決定御駕親征。結果可以預料,準備充分的也先軍隊大獲全勝,明英宗被活捉。消息傳來,朝野上下一片混亂。幸好這個時候,還有于謙頭腦清醒地出來主持大局。于謙在最短的時間之內(nèi)迅速地調(diào)兵遣將,在重要的關口都設置了重兵把守,并且還采取了炮攻的方法,把驕傲輕敵的也先部隊打得落荒而逃。
在于謙的努力下,明朝廷保住了北京,平定了朝廷亂象。像于謙這樣文武雙全的愛國志士,就是我們心目當中的“鋼鐵長城”。
思想解讀人王杰:
感謝楊雨教授的講解。那么,如何培育愛國主義精神?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
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無數(shù)的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yè)拋頭顱、灑熱血。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方志敏,置生死于度外,熱切呼喚全體同胞對祖國母親的眷戀和熱愛。
在和平建設年代,也有無數(shù)青年學子將人生理想自覺地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當中。于敏,這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為了中國熱核武器的研發(fā),隱姓埋名數(shù)十年,面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依然矢志不移、勤勤懇懇。于敏曾這樣說過:“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便聊以自慰了。”于敏把自己的報國之志融入到了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yè)中,在為國家建功立業(yè)的同時,也實現(xiàn)了自身的最大價值,兌現(xiàn)了他“愿將一生獻宏謀”的錚錚誓言。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愛國主義精神的踐行者和傳播者。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就是對14億中國人進行的一次愛國主義集中教育。那時,《我和我的祖國》在大街小巷傳唱,使得人心空前凝聚,愛國熱情空前高漲,為我們排除萬難、集中力量辦好中國人自己的事情,凝聚起了強大的民族向心力和戰(zhàn)斗力,更加堅定了中華民族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主持人康輝:
非常感謝今天這期節(jié)目的思想解讀人王杰教授、經(jīng)典釋義人楊雨教授給我們帶來的解讀和講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在新時代,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那就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把這份愛國情、報國志化為我們的實際行動,共同努力奮斗,為我們的祖國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新的成就。親愛的朋友們,在這期節(jié)目的最后,讓我們一起誦讀愛國的經(jīng)典篇章,讓愛國主義精神再一次浸潤我們的心靈。
【經(jīng)典誦讀環(huán)節(jié)】
《可愛的中國》(節(jié)選)
方志敏
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一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的創(chuàng)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這時,我們民族就可以無愧色地立在人類的面前……這么光榮的一天,決不在遼遠的將來,而在很近的將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