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躍旗 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北京行政學院)原副教授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歷史傳承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是我們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發(fā)展實踐的經(jīng)驗總結,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不忘初心和使命的時代要求。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貫穿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各個方面,有著豐富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是一系列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思想觀念。對此,我們將從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三個方面出發(fā),加深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一主題的學習理解。
一、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
(一)中國共產(chǎn)黨人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歷史唯物主義最基本的道理
中國共產(chǎn)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從建黨到執(zhí)政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強調人民的主體地位并指出,人民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動力,我們共產(chǎn)黨人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這個歷史唯物主義最基本的道理。
1.為人民服務的執(zhí)政理念
習近平主席在2014年2月接受俄羅斯記者采訪時講:“中國共產(chǎn)黨堅持執(zhí)政為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的執(zhí)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shù)呢熑?rdquo;“作為國家領導人,人民把我放在這樣的工作崗位上,我就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記責任重于泰山,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兢兢業(yè)業(yè),夙夜在公,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我對中國發(fā)展前景充滿信心。為什么有信心?最根本的原因是,經(jīng)過長期探索,我們已經(jīng)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發(fā)展道路,只要我們緊緊依靠13億多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我們就一定能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取得新的成績,最終實現(xiàn)我們確立的目標”。他認為,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我們要始終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一切成就歸功于人民。只要我們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可以獲得無窮的力量。
2.把“三件大事”提高到“三個偉大貢獻”
我們黨90年來緊緊依靠人民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解放了中國;二是完成了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三是緊緊依靠人民推進了改革開放事業(yè),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95周年七一講話中把“三件大事”提升為“三個偉大貢獻”,是把這“三件大事”放到歷史中、放到中國當下、放到全世界這樣一個格局中,作出了一個定性的判斷——屬于偉大的貢獻,對歷史的貢獻,對現(xiàn)實的貢獻,對整個人類的貢獻。習近平總書記非常自信,因為有了這“三大貢獻”,所以中國共產(chǎn)黨可以帶領人民為人類探索更好的社會制度提供中國方案。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一切成就歸功于人民。只要我們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可以獲得無窮的力量。
(二)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要我們黨同人民心血相連、命運與共,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能夠得到人民群眾擁護支持,就能夠領導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國夢。人民的滿意、人民的獲得感,是我們改革成敗的標準。
我們跟誰一起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偉大征程?和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了要團結和帶領人民,其中建黨95周年七一講話更加把人民推向前臺。人民這個詞在整個講話中出現(xiàn)了大概有109次。“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的一個重點就是為了人民,強調了黨的人民立場,是我們必須堅定的政治立場。人民立場是我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是對以往提法的繼承和發(fā)展。
1.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
當年的共產(chǎn)黨與國民黨有什么區(qū)別?都主張打倒軍閥、平均地權、民族解放。孫中山先生反復強調:三民主義就是社會主義。但是,兩黨有兩個根本區(qū)別:一是國民黨在百姓中沒有根,共產(chǎn)黨植根于百姓之中;二是國民黨要扮“上帝”,給人民“送慈善”,共產(chǎn)黨則要人民自己當家作主,讓人民組織起來自己解放自己。事實證明,沒有根的國民黨迅速蛻變成為新軍閥,也就完不成平均地權和民族解放的任務了。共產(chǎn)黨深深植根于人民,動員人民,組織人民,以組織起來的人民力量為“上帝”。共產(chǎn)黨感動了人民這個“上帝”,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缸滿院凈、為家家戶戶排憂解難、減租減息到實現(xiàn)平均地權,人民堅決支持共產(chǎn)黨,把“最后一塊布、最后一碗米、最后一個兒子”交到共產(chǎn)黨手里。
今天,我們要完成新使命,就更要警惕“爛根”現(xiàn)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現(xiàn)象,腐敗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
2.告誡全黨“趕考”遠未結束
在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重上西柏坡,提出“趕考”遠未結束;今天,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這場考試的繼續(xù)。這是一場什么考試?就是毛澤東同志提出的“進京趕考”。如今,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zhàn)和問題依然嚴峻復雜。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趕考”的繼續(xù),我們要繼續(xù)在這場歷史性考試中經(jīng)受考驗,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yōu)異的答卷。
3.中國共產(chǎn)黨是能夠遏制腐敗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作為執(zhí)政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腐敗。
怎么解決腐敗的威脅?一是從高層領導抓起,以上率下,也就是從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員會抓起,從高級干部抓起,持之以恒加強作風建設;二是各級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正確權力觀,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組織、敬畏法紀;三是堅持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
打鐵必須自身硬。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得到發(fā)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xiàn),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tài)勢正在形成。2018年12月13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作出重大判斷: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