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報工作,簡言之就是把本單位的工作情況向上級領導和機關及時、準確、詳細、全面地進行反映。匯報是機關的一項經(jīng)常性工作,也是機關干部必備的能力和素質(zhì),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匯報工作有沒有規(guī)律可循,怎么才能搞好匯報,這里結(jié)合一些同志的體會和經(jīng)驗,介紹一些搞好工作匯報的基本方法。
一、工作匯報的分類
機關的工作匯報,從體裁上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一是綜合性匯報。多見于半年或年終工作總結(jié)前后。綜合性匯報包括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民生等工作的全面情況。主要應講清全年或階段內(nèi)的工作思路,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和進步,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今后的打算等。
二是專題性匯報。多見于辦完一件事情或干完一項工作以后,就這一件事、一項工作所作的匯報。專題性匯報,要求主題明確,內(nèi)容單一,不涉及其他無關的內(nèi)容。
三是隨機性匯報。是指在上級領導和機關領導下部隊期間,機關干部在陪同上級領導實地檢查工作時或散步、聊天過程中隨機所作的匯報。隨機性匯報與專門安排的匯報相比,沒有預定的內(nèi)容,沒有限定的時間,沒有固定的地點。通常情況下,應匯報領導最為關注的問題和本單位急需領導和上級機關掌握了解的情況。
四是提示性匯報。多見于在上級機關召開的座談會或領導實地視察工作期間,領導想到了某一問題或看到了某一情況,需要進一步了解時,要求就某事或某項工作所作的匯報。提示性匯報,要嚴格按照領導所提出的問題,準確詳細地說明情況。
機關的工作匯報,從內(nèi)容上也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一是情況匯報。主要包括工作的進展情況,主要特點,收獲提高,存在問題等?;疽笫?,工作的過程要反映清楚,主要內(nèi)容都要講到,特點要鮮明。
二是經(jīng)驗匯報。以做法或體會為主,不過多地涉及工作情況和工作過程。
三是問題匯報。即專門就某一問題所作的匯報。應著重講清問題的表現(xiàn)及發(fā)展的程度,發(fā)生問題的主客觀原因,應接受的教訓,以及解決問題的措施等。
四是計劃打算匯報。是指某項任務下達以后或某項工作展開之前,就完成任務或開展工作的具體安排,向上級機關所作的匯報。
二、工作匯報中常見的問題
當前,機關在工作匯報中常見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散”。即匯報的主題不突出,事無巨細、面面俱到。本來是了解一個方面的工作,卻匯報了諸多方面的情況;匯報的內(nèi)容都是工作過程與事例的堆積,缺乏用主線穿引。
二是“偏”。匯報人沒有把握住要匯報的主題,過多過細地講了與主題無關或關系不大的內(nèi)容。
三是“亂”。缺乏梳理和歸納,想到哪里就講到哪里,往往這個內(nèi)容沒講完,又講到了那個問題上,使聽匯報的人無從下筆,甚至滔滔不絕地講了半天,自己也不清楚講了哪幾個方面的問題。
四是“空”。不是緊緊把握住本單位的特色匯報,而是大話、套話、官話、空話連篇。
五是“淺”。缺乏分析、提煉和升華,就事論事,說了就了,談完就完,不善于從工作中總結(jié)和提煉出帶規(guī)律性的東西和給人以啟迪的經(jīng)驗。
六是“假”。不是實事求是地反映情況、客觀公正地評價工作,而是有意拔高、摻水分、說假話;甚至把點上的成績說成是面上的工作,把個別人的成績說成是單位的普遍水平,把工作設想說成是已做過的工作等。
三、工作匯報的基本要求
匯報工作沒有固定模式,但有些基本要求必須掌握。根據(jù)一些同志的經(jīng)驗體會,要搞好工作匯報,必須做到以下十點。
1.身份要明確。首先要明確是誰的匯報。也就是說,匯報人是代表黨委,還是代表行政單位作匯報。其次是向誰匯報。即聽匯報的人是哪個領導。通常情況下,向直接上級匯報,應盡量具體;向高級領導機關匯報,應相對概括。
2.主題要突出。匯報的內(nèi)容都要緊緊圍繞主題而展開,與主題無關的內(nèi)容不宜涉及。
3.情況要準確。要通過深入細致地調(diào)查研究,全面準確地掌握情況。特別是涉及數(shù)字、比例、評價之類的內(nèi)容,要恰如其分、準確無誤。
4.結(jié)構(gòu)要嚴謹。要把準備匯報的內(nèi)容進行認真組合排列,或圍繞橫向到邊,或沿著縱向到底。
5.層次要清楚。準備講幾個問題、先講哪個問題、后講哪個問題,要心中有數(shù),切忌交叉混亂、重復顛倒。為便于聽匯報的記憶,每個問題最好都提煉出一個比較鮮明的觀點,或者先講一個中心句。
6.事例要典型。要緊緊圍繞主題或要表達的意圖選擇事例。所用事例要有典型性,使人聽了能夠引起關注或留下深刻印象。
7.詳略要得當。一般說來,對有本單位特色的內(nèi)容要盡量具體講,共性的東西可以從簡講;對上級特別關注的內(nèi)容要盡量具體講,一般性的工作可以從簡講;對別人沒有講到的內(nèi)容要盡量具體講,別人已經(jīng)講過的內(nèi)容可以從簡講;對上級不了解的情況要盡量具體講,上級基本掌握了的情況可以從簡講。
8.評價要客觀。既要講成績,也要講問題;既要講經(jīng)驗,也要談教訓。做到講成績不拔高、不擴大,講問題不回避、不掩飾,不講過頭話,不用過激言詞。
9.語言要簡練。口齒要清楚伶俐,除標題觀點外,不要重復,不要啰嗦,不要帶口頭語,多用一些群眾的語言和生動的詞匯來表達。
10.時間要適中。當聽匯報人有具體要求時,要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匯報;沒有具體要求時,也要根據(jù)領導在本單位總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的內(nèi)容來把握好匯報的時間;當多人共同向上級匯報時,作為主匯報人要留出一定時間,讓其他同志予以補充;還要注意留出一定的時間,請上級領導作指示。
四、搞好工作匯報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采取多種形式把情況掌握準。掌握情況是搞好匯報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必須重視對情況的控制和掌握。要根據(jù)匯報的內(nèi)容決定調(diào)查了解情況的形式。對于涉及單位全面建設或重要工作方面的匯報,要經(jīng)集體研究討論;對于單項性的匯報,要與分管的同志交換意見,對一些把握不準或掌握不清的內(nèi)容,可以采取個別交談、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廣泛征求大家的意見,把基本情況準確全面地掌握。
2.反復思考,把匯報提綱準備細。能否匯報好,很重要的是準備得充分不充分。在時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一些重要工作和綜合情況的匯報,最好能寫出匯報稿。如果時間不夠充足,也要列出詳細匯報提綱,把匯報中的主要觀點和內(nèi)容、典型事例、有關數(shù)據(jù)等一一列出來。如果因時間緊、來不及準備匯報提綱時,也要靜下心來,認真打好腹稿,切忌信口開河,想到什么說什么。
3.注意從聽匯報人的言行表情中捕捉信息,努力把匯報的重點把握準。要匯報好,首先要符合上級了解情況的總意圖。做到這一點,既要靠匯報前的認真準備,也要靠匯報過程中的見機調(diào)整。通常情況下,聽匯報的人對上級機關比較關注的問題,聽起來認真,記得仔細,問得具體,遇到這種情況,作為匯報人,就要在原來準備的基礎上加以發(fā)揮,把問題盡量講得詳細具體。屬于上級機關已經(jīng)掌握了的內(nèi)容或與本次匯報關系不大的內(nèi)容,一般引不起聽匯報人的興趣。其表現(xiàn)是,聽起來精力不那么集中,問的話少、記錄也少。這種情況下,作為匯報人就要盡量從簡說起,必要時可以不講這方面的內(nèi)容。
4.采取多種形式配合,力求把匯報的效果保證好。為了增強匯報的效果,必要時可以采取一些配合形式。常用的有以下幾種:一是圖表講解。如匯報單位完成任務等情況時,在口頭匯報的基礎上,再看一看圖表和有關數(shù)字統(tǒng)計,聽匯報人會記得更清楚。二是檢驗實物。如匯報黨建時,可以讓聽匯報的人檢查一下筆記、心得體會等。三是實地觀察。如匯報試點打造情況時,可以結(jié)合看一下現(xiàn)地等,更容易加深人們的印象。
以上幾點,對于搞好工作匯報是必不可少的。但做到這幾條,并不等于就能匯報好。匯報工作的功夫既在匯報工作之中,又在匯報工作之外。因此,還必須重視提高個人素質(zhì)。一要勤奮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認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敏感性。二要精于思考。腦子里要經(jīng)常裝著事,經(jīng)常琢磨問題、分析問題。三要善于積累。要把平時看到的、想到的和講過的問題都記下來,把用過的資料收藏保管好。這樣既能豐富自己的知識,又能為匯報工作奠定基礎。
【公文寫作欄目文章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