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特點
從實踐上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重要思想有什么樣的特點呢?我覺得主要有七個方面。
1.堅持問題導向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特點,表現(xiàn)出了很強烈的問題意識和問題導向,從而使全面從嚴治黨旨向明確、靶向精準、解決問題解決到了點子上。比如在思想建設上,要求各級領導干部都要徹底解決理想信念問題;在組織建設上,圍繞破解“五唯”現(xiàn)象著力建設一支“好干部”隊伍;在作風建設上,聚焦“四風”集中整治領導干部作風;在反腐倡廉上,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以反腐敗的實效取信于民;在制度建設上,通過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提高制度的系統(tǒng)性、執(zhí)行力和有效性。
這些都體現(xiàn)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問題導向。
2.管黨治黨與治國理政相統(tǒng)一
習近平總書記一方面把管黨治黨、從嚴治黨作為治國理政理念的核心內容,反復強調“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必從嚴”、“打鐵還需自身硬”,把管黨治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又提出,黨的建設要始終服務于治國理政的理論與實踐。也就是我們說的要把黨建設成為領導治國理政的堅強核心。無論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還是“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都體現(xiàn)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升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能力的決心。特別是通過“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把全面從嚴治黨融入治國理政戰(zhàn)略目標當中,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保障,形成了管黨治黨與治國理政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生動局面。
3.積極探索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的治黨路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不斷深入,治標和治本相結合的治黨方式已成為習近平總書記從嚴治黨的新常態(tài)。以反腐敗問題為例,一方面出臺了中央八項規(guī)定,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解決近些年黨內作風存在的“四風”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是治黨的突破口,基本還屬于治標的層面。另一方面,我們以治本為治黨的落腳點,通過“補足精神之鈣”來堅定全黨理想信念宗旨;把“控制總量、優(yōu)化結構、提高質量、發(fā)揮作用”作為發(fā)展黨員的要求,適當控制黨員增長速度,提高黨員總體素質;以“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作為選擇好干部標準,要求科學合理使用干部;在監(jiān)督體制上,強調建立受上級紀委和同級黨委雙重領導的紀律檢查體制;在決策機制上,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并建立重大行政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和責任倒查機制;通過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活,制定頒布或修訂了一系列黨內法規(guī),為治本提供制度支撐。
4.體現(xiàn)了從嚴務實的治黨風格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要“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他強調:“從嚴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我們共產黨人最講認真,講認真就是要嚴字當頭,做事不能應付,做人不能對付,而是要把講認真貫徹到一切工作中去,作風建設如此,黨的建設如此,黨和國家一切工作都如此。”從中央八項規(guī)定、糾治“四風”、公款吃喝、送月餅、送賀卡等具體問題,我們黨抓出了成效,真正做到了為民、務實、清廉。
5.把黨的領導與依靠群眾有機結合起來
一方面,各級黨委要承擔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另一方面,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必須依靠人民。社會力量的發(fā)揮是實現(xiàn)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內在要求,為此必須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暢通群眾監(jiān)督的渠道。
在各項監(jiān)督中,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對黨的建設起到了很好的保證作用。我們搞群眾路線也好,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也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讓群眾對我們黨存在的問題予以監(jiān)督、批評,提出寶貴的整改意見。
6.注重中央八項規(guī)定與“三嚴三實”內外兼修
如果說中央八項規(guī)定是基礎,是禁令,是“高壓線”,是不讓做;那么“三嚴三實”就是倡導,是應該做,是對黨員怎樣持續(xù)保持先進性提出的新要求。從中央八項規(guī)定到“三嚴三實” 是作風建設由“他律”向“自律”的提升,是作風建設“先破后立”的必然過程。“三嚴三實”是在“自律”上再做“約束”,是從價值理念上做引導,不僅對黨性、為政之道做出了解釋說明,更是對做人之道進行了深刻的闡述,是共產黨人的價值旨向。在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節(jié)點上提出“三嚴三實”,就是為了防止不良風氣反彈,就是要發(fā)揮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凝聚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力量。
7.堅持制度治黨與思想建黨同向發(fā)力
思想建黨是我們黨的寶貴優(yōu)良傳統(tǒng),可是有的人卻把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割裂了開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剛,要同向發(fā)力、同時發(fā)力”。實踐啟示我們,既不能忽視思想建黨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又不能忽視黨組織自身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建設,二者剛柔并濟,都是治本之策。通過思想建黨,堅定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提高黨員的黨性修養(yǎng)和政治覺悟,黨內的制度規(guī)范才具有發(fā)揮作用的主體性前提。通過制度治黨,規(guī)范黨內生活,不斷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黨員的黨性修養(yǎng)和錘煉才具有客觀性前提,并使之持久化。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