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fā)表了《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yè)的發(fā)展進步》白皮書。該白皮書共分為前言、正文和結束語三個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有八個方面的內容:牢固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治國理政原則、大幅提升生存權發(fā)展權保障水平、有效實現各項人權全面發(fā)展、顯著改善特定群體權利、全面加強人權法治建設、努力推動各國人權事業(yè)共同發(fā)展、積極參與全球人權治理、成功走出符合國情的人權發(fā)展道路。

白皮書指出:“40年來,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尊重人權,在改革開放中保障人權,在改革開放中促進人權,成功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人權發(fā)展道路,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人權保障的新經驗、新奇跡。”白皮書還指出:“40年來,中國總結歷史經驗,汲取人類文明發(fā)展成果,堅持把人權的普遍性原則與本國實際相結合,不斷創(chuàng)新人權發(fā)展理念,形成了以人民為中心、以生存權發(fā)展權為首要的基本人權、以全面加強人權法治建設為路徑、以各項人權綜合協調發(fā)展為目標的人權發(fā)展新理念。”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分別就全球范圍內的金融治理、貧困治理、氣候治理、沙漠治理、人權治理、安全治理等議題相繼提出了一系列“中國方案”。這些“方案”不僅深刻地回答了“人類怎么了”的世界之問,同時也明確地給出了“我們怎么辦”的治理良方。
諸如在人權治理問題上,“中國方案”提出了“發(fā)展促進人權”理念,認為發(fā)展可以為人權的尊重與保障事宜作出重要貢獻,強調要以持續(xù)發(fā)展來不斷促進各國人權事業(yè)的發(fā)展與進步。“(2017年)6月22日,又一項中國倡議唱響聯合國舞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三十五次會議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中國提出的‘發(fā)展對享有所有人權的貢獻’決議。”這就正式肯定了發(fā)展對所有人全方位地享有各種人權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并將發(fā)展權提升到了與其他方面的人權同等層次、同等重要的地位,從而有效破除了西方國家長期以來對國際人權價值觀的肆意扭曲和話語壟斷,同時也切實加強了發(fā)展中國家在全球人權治理上的議程設置權力和制度性話語權。
另一方面,在面對西方國家一味向中國極力兜售和大肆推銷“普世價值”的意識形態(tài)斗爭中,“中國方案”又以巨大的理論勇氣揭露出西方話語企圖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以及妄圖顛覆長期執(zhí)政的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領導的險惡用心。那么,全人類到底存不存在“普世價值”?“中國方案”提出的“共同價值”和西方叫囂的“普世價值”是一回事嘛?此外,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又都包含哪些要素?基于此,“中國方案”給出了相應的解答。“中國方案”認為,人類社會存在“共同價值”,但“共同價值”絕不等于西方社會所大肆宣揚的“普世價值”,二者有著明顯的界定與區(qū)別。當今世界,“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而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并不排斥個性,它始終尊重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強調共性與個性的辯證統一。反觀“普世價值”,它一葉障目、以偏概全,錯誤地將西方文明的個性夸大和上升為人類文明的共性,并妄圖以這種個性來逐步消滅東方文明等其他文明形態(tài),其險惡用心不言而喻。
此外,在扶貧脫貧、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等方面,“中國方案”深深地扎根于中國道路的實踐土壤,并且始終依托中國道路的成功實踐來印證自身的真理力量與擔當力量。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在中國道路的引領下,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45億元增長到了2017年的827122億元,增長了約226倍,中國從最初的溫飽不足到后來的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奮斗目標就要夢想成真。如今,中國人民在收入水平上已經順利地實現了從低收入向中等收入的轉變,并有望在五年后一舉跨越世界高收入國家的最低門檻,實際上2017年我國國民總收入已經達到了825016億元,比上年增長7.0%,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9660元,比上年增長6.3%,因而在有效規(guī)避“中等收入陷阱”這一現代化困境中,中國已經積極地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此外,中國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成功地解決了占世界近22%人口的吃飯問題,創(chuàng)造了人間奇跡和人類發(fā)展史上的壯舉。中國道路的成功,不僅在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同時也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開創(chuàng)了新的歷史紀元,因而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式意義。尤其是本世紀初,我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全面融入了世界經濟體系,成為世界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促使中國的發(fā)展適應了經濟全球化的需要。而這一切的一切,都用發(fā)展成就這鐵一般的事實生動形象地述說了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中國道路和實現中國夢的信念、毅力與決心。與此同時,這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為什么能夠為全球治理提供“中國方案”的根本原因所在,即中國已經取得了歷史性變革與歷史性成就,并成功地總結出了“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
總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些年,伴隨著中國逐漸由“富起來”走向“強起來”的發(fā)展歷程,“自信”的話題開始為中國社會所津津樂道,“自信”二字也逐漸成為國際社會讀懂當代中國的一個關鍵詞。一時間,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大國自信、政黨自信、主義自信、價值觀自信等等相繼被領導人或學者們提出。從政黨治理到國家治理,繼而到今天的全球治理,中國共產黨以東方的治理經驗和政治智慧順利地開啟了治黨治國的新時代。新時代背景下,基于改革開放的發(fā)展成就,基于中國共產黨的保駕護航,“中國方案”更是“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與此同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2017年黨的十九大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要戰(zhàn)略判斷,而當我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置于世界社會主義事業(yè)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大格局之中,便會發(fā)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由此,我們更有理由相信,這是一個需要“中國方案”的偉大時代。為此,我們必須在這樣的偉大時代中有所作為。所謂“有所作為”,就是“積極有為”,就是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就是設計“中國方案”、發(fā)出“中國聲音”、貢獻“中國智慧”!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
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