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個注意
一個注意,即要注意紀委的黨紀處分與監(jiān)委的政務處分、各單位的政紀處分、公安機關的行政處罰、法院的司法判決之間的區(qū)別。如果既是黨員又擔任公職,那就先黨內(nèi)后黨外,也就是先給黨紀處分再給政務處分,然后追究刑事責任;如果不是黨員但有公職,那就是政務處分,然后追究刑事責任。如果單位給了一個政紀處分,那監(jiān)委就不能對同一個違法行為再作一次處罰了;同理,如果監(jiān)委作出政務處分,那單位也不能再處罰了。這就是同一個違法行為不能處罰兩次,而且監(jiān)委的政務處分、單位的政紀處分兩者不能重復,也不能代替。
注意這種情況,如果你違法了,被公安機關拘留了,然后通報給單位,單位經(jīng)核實作出黨紀處分、政務處分,這叫先黨外后黨內(nèi)。那要是被法院判了呢?如果是公務員,開除公職;如果是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只要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就會被開除公職,判處有期徒刑以下管制、拘役則不一定;如果是黨員,基本上是開除黨籍,若沒有開除黨紀,處級干部報市紀委,司局級干部報中紀委。不過這種情況非常少見,基本上都是判刑就“雙開”。所以,廣大黨員干部千萬不能有僥幸心理,不能觸犯法律,“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來看案例。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原院長王晨,知法犯法,利用司法權大肆斂財,結果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本案中,王晨是在被“雙開”之后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提起公訴的。而在實際生活中,也有法院判了之后再“雙開”的。不過,無論哪種情況,結果都是一樣的。再看,李某,中共黨員,國家某行政機關管理局原副局長。一天晚上,李某飲酒后駕車到單位取材料,被執(zhí)勤民警當場查獲,經(jīng)鑒定,李某血液中酒精含量為91.2毫克,達到“醉駕”標準。后來,法院以危險駕駛罪判處其拘役一個月。這拘役一個月看似很輕,但它是主刑之一。所以,依據(jù)《條例》中關于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處刑法規(guī)定的主刑(含宣告緩刑)的,應當給予開除黨籍處分的規(guī)定,給予李某開除黨籍處分。這中間,李某所在單位紀委提出,考慮李某有認錯態(tài)度好,工作表現(xiàn)不錯且醉酒駕車未造成不良后果等減輕處分情節(jié),報請中紀委給予其留黨察看兩年處分。但是,中紀委沒有批,主要因為李某的故意犯罪,且拘役又是主刑之一,依據(jù)《條例》應該給予開除黨籍處分。教訓很深刻。李某因“醉駕”被判刑,按照《條例》被開除黨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被開除公職。這么多案件都警示我們,一定要有底線思維,要有遵紀守法的意識,否則思想上后悔莫及。
(根據(jù)宣講家網(wǎng)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jīng)許可,不得印刷、出版,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根據(jù)宣講家網(wǎng)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jīng)許可,不得印刷、出版,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