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原文】
“任重而道遠者,不擇地而息。”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們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頂層設計,在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建設等領域一共推出1600多項改革方案,其中許多是事關全局、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如市場體制改革、宏觀調(diào)控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國有企業(yè)改革、司法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生態(tài)文明建設體制改革、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監(jiān)察體制改革、國防和軍隊改革等。
【場合】2018年11月12日習近平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的講話
【典出】(西漢)韓嬰《韓詩外傳》
【釋義】肩負重任且又路途遙遠就不能選擇地方坐下來休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nèi)〉玫某删土钊瞬毮?,但任務仍然艱巨,改革開放這項長期、艱巨、繁重的事業(yè),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我們不能擇地而息,不能停止懈怠。
【講話原文】
正是這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變革和開放精神,使中華文明成為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綿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斷的燦爛文明。
【場合】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典出】(西周)姬昌《周易》
【釋義】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于此,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fā)奮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講話原文】
古人說:“事者,生于慮,成于務,失于傲。”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
【場合】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典出】(春秋)管子《管子·乘馬》
【釋義】深謀遠慮能創(chuàng)造事業(yè),務實精神能成就事業(yè),而驕傲、剛愎自用必然會使事業(yè)失敗。“生于慮”,就是要未雨綢繆,周密考慮和精心安排各項工作。“成于務”,就是要把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失于傲”,就是要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
【講話原文】
自古以來,中國大地上發(fā)生了無數(shù)變法變革圖強運動,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等豪邁宣言。
【場合】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典出】戰(zhàn)國·商鞅《商君書》
【釋義】無論治理天下還是國家政治建設,都不能按照死板的方法去做,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變通。法家提倡效今不法古,是說在舊方法(即古法)已經(jīng)失效的情況下,就不應該死守,而必須創(chuàng)新,這就是辯證思維。
【講話原文】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jīng)驗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對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
【場合】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典出】(南宋)張栻《論語解·序》
【釋義】博學以增長道德認識,實行則將獲得的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為。博學與實行互相促動,共同推進人們思想道德水平的不斷提升。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