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xx,1974年9月出生, 1994年3月參加工作,1997月1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先后在xx鎮(zhèn)計生辦、林站、黨政辦、公路養(yǎng)護站、經(jīng)濟發(fā)展辦、環(huán)保所等部門工作,歷任xx鎮(zhèn)政府環(huán)保所所長、經(jīng)濟發(fā)展辦主任、xx脫貧責任組組長,曾兼任xx鎮(zhèn)英雄村、xx村黨支部書記,生前系xx鎮(zhèn)經(jīng)濟發(fā)展辦主任、xx鎮(zhèn)派駐村工作隊成員。2018年11月11日早上9時30分,在辦公室為脫貧攻堅縣級核查工作做準備時,突發(fā)心肌梗塞,不幸離世,年僅44歲。
為深入學習宣傳周xx同志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新時代新?lián)斝伦鳛?,在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建設向上向善、旅居福地新xx的實踐中砥礪奮進、建功立業(yè),即日起,本網(wǎng)推出周xx同志先進事跡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關鍵時候頂?shù)蒙?,困難任務沖在前”“從來不會對安排的工作說不,最難的工作交給他一定放心”……
在周xx生前工作過的xx鎮(zhèn),同志們訴說著他工作中的小事,在這些看似平淡的故事里,卻能讓人感受到一個基層干部的擔當——
“臺柱子”
2009年,周xx接受xx鎮(zhèn)黨委重托,到xx鎮(zhèn)英雄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2014年,周xx再次接受xx鎮(zhèn)黨委重托,到xx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兩次不同的任命,卻是同樣艱巨的任務。
“村里沒有負責人、群眾矛盾頻發(fā)……”據(jù)xx鎮(zhèn)政府的一名老同志回憶,周xx到任之前,這兩個村的情況十分相似,村支部書記和村委主任空缺,群眾對村里的工作不認可、不支持,各項工作都處于停滯狀態(tài),情況十分棘手。
兩次不同的任命,卻是同樣令人滿意的結局。
任命前,兩屆鎮(zhèn)黨委的負責同志提前和周xx談話,他都欣然接受任務。“一口答應,是根‘臺柱子’”,曾任xx鎮(zhèn)黨委書記的高健立回憶,考慮到當時他還要承擔鎮(zhèn)上部分工作,提出他可以將自己的工作分配給其他同志,但是他卻說:“沒問題,能干了”。
“到村后,村里變化大著呢!”xx鎮(zhèn)英雄村老黨員趙長懷說。在英雄村,他領著大家改善村容村貌,直到村班子完整建起來,他才把村里的工作脫手。
“不管什么時候,你都是俺村的人”,xx村村干部許愛武回憶,xx村的班子建成后,周xx要離開xx村了,交接工作時,村里有幾個小組長都悄悄囑咐周xx。
“定心石”
“周xx到村后,新修的那塊綠草坪讓全村人定了心”,xx鎮(zhèn)英雄村現(xiàn)任村支部書記賈慶紅回憶。
2009年,周xx到英雄村兼任村支部書記,到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村委門口的荒坡變成了風景。
當時的村委門口有一塊兒將近400平方米的小土坡,雜草叢生,垃圾遍地,周xx請來專業(yè)的園林規(guī)劃設計人員,設計了一個小游園。
有的村干部不理解,覺得在村里建這種游園就是“玩花樣”,“把人心聚起來的一個辦法,就是讓環(huán)境好起來,群眾更方便”,周xx這樣解釋。
賈慶紅介紹,那時候,他在鎮(zhèn)上工作,每次上下班經(jīng)過這片又臟又亂的荒坡,總覺得心里不舒服。小游園建成了,地下是平整的草坪,還栽上了彩葉樹和果樹,一下子就覺得村里有希望了。
“不光我這么想,村里人都說,現(xiàn)在的村干部是真心想著咱老百姓”,賈慶紅說,大家私下里都紛紛討論,從此以后,要支持xx和村干部們的工作。
“藥引子”
在xx鎮(zhèn)英雄村老黨員趙長懷的印象里,周xx就是英雄村班子組建的“藥引子”。
換屆選舉前,周xx上門找他做工作,希望他參加選舉。雖然趙長懷是名老黨員,之前也當過村干部,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打算:家里的糧店和商店生意剛起步,實在走不開。而且,這次選舉肯定都是新班子、新路子,怎么干?干不好咋辦?他干脆拒絕了。
誰知道,第二天,周xx又來了。
“咱是黨員,關鍵時刻不挑起擔子來,咱村里的1000多口人往后咋辦?”周xx的這句話讓趙長懷下了決心。“一個鄉(xiāng)鎮(zhèn)干部都能為俺村的百姓著想,我更不能拒絕。”
接著,趙長懷和周xx一道到其他村干部候選人家里做工作,動員他們參加選舉,為村里的發(fā)展出份力。
最終,趙長懷也順利入選村干部,“這一干又是好幾年”,趙長懷感嘆,“那時候只要想起xx,就想著得好好干。”
一桿秤
2010年,某企業(yè)要在xx英雄村建尾礦庫,根據(jù)國家政策,一共需要搬遷34戶群眾,鎮(zhèn)上的工作人員去了解情況,26戶群眾明確反對。
“這么大的反對比例,壓力太大”,當時負責征遷工作的鎮(zhèn)政府工作人員范來順說,他立馬找到了在英雄村擔任支部書記的周xx。
“走,有啥難的,咱挨個說去”,周xx得知這個情況后,跟范來順一塊兒前去做工作。
26戶群眾,反映各不一樣。有人干脆不開門,有人愛理不理,有人直接攆他倆出來??墒莾蓚€人還是堅持了下來,小到搬遷待遇、賠償標準,大到尾礦庫的安全設計、企業(yè)將來對全鎮(zhèn)經(jīng)濟的貢獻,他們翻來覆去講了兩個月,最終大家都同意搬遷。
搬遷事宜確定后,房屋丈量還沒開始,就有人提意見:“咋保證公平、公正?”
周xx從自己的同學宋現(xiàn)偉家里開始量起,等到宋現(xiàn)偉的賠償面積公示后,大家就沒意見了。
“大家都信得過周xx這桿秤”,范來順說,一個星期,他們順利完成丈量開始拆房。
領路人
對于xx村的村干部許愛武來說,周xx更像領路人。
xx村地理位置偏僻,洛欒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在此施工,運輸材料的大貨車把路壓得坑坑洼洼,群眾出行很不便。
“當時村里很困難”,村干部許愛武回憶??墒?,周xx一再堅持:“咱村干部就是這個職責,就得幫群眾們想辦法、解決困難。”
周xx和村干部四處爭取資金,總算湊了一點修路的啟動資金。
終于開始修路了,“村干部有首要責任看管好工程”,為保證路的質(zhì)量,周xx帶領大家輪流值班,每班有兩個村干部,一人查看攪拌機內(nèi)的攪拌質(zhì)量情況,一人在路上查看鋪路情況。
“忙完鎮(zhèn)里的工作就往村里跑”,許愛武說,看到xx忙綠的身影,大家都積極守在工地。最終,一條長2.4公里寬5米的路終于修通,村民們心里樂開了花。
【公文寫作欄目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