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從實踐維度看創(chuàng)立新思想的可能性: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yè)全面開創(chuàng)了新局面
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不只是量的遞進,同時也是黨中央所推動的歷史性變革而帶來的質的變化。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以巨大政治勇氣和強烈責任擔當,出臺一系列重大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如全面加強了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在某些領域一定程度上被忽視、淡化、削弱狀況得到明顯改變;加強了黨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社會思想輿論環(huán)境混亂狀況得到明顯改變;全面推進了深化改革,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阻礙社會活力的狀況得到明顯改變;全面推進了依法治國,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嚴、司法不公問題嚴重的狀況得到明顯改變;全面推進了從嚴治黨,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得到明顯改變;提出并貫徹了新發(fā)展理念,發(fā)展觀不正確、發(fā)展方式粗放的狀況得到明顯改變;推進了生態(tài)文明建設,忽視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的狀況得到明顯改變;推進了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人民軍隊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狀況得到明顯改變;推進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我國在國際力量對比中面臨的不利狀況得到明顯改變;等等。
上述每一個歷史性變革的背后,都有著習近平新理念的引領和新思想的推動。如對于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的舉措,習近平在第2卷中為此多次作了理論論證,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1](P43)第2卷對十八大以來歷史性變革的生動記錄,展現(xiàn)其中蘊涵的新思想。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
和邏輯框架比較全面的反映
由于第2卷是在十九大前編輯的,同時考慮到其重要閱讀對象是海外讀者,因而其篇章結構沒有完全按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八個明確”或“十四個堅持”來布局,但它的17個專題,基本涵蓋了十九大闡述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和基本方略。其17個專題,可分為五大板塊:
1. 主題和總任務(第一專題):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這一編排,解決了一段時間以來關于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主題究竟是中國夢還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同理解,確定了主題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或主線)是實現(xiàn)中國夢。
十八大閉幕后,習近平多次強調,十八大的精神說一千道一萬,歸根到底就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責任,就是繼續(xù)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寫下去。而在繼續(xù)做這篇大文章時,習近平在總結歷史、現(xiàn)實和國際的經驗教訓基礎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那就是全面堅持黨的領導和加強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他指出,在堅持黨的領導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腦子要特別清醒、眼睛要特別明亮、立場要特別堅定,絕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動搖。他強調:“古人云:令之不行,政之不立。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只有黨中央有權威,才能把全黨牢固凝聚起來,進而把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如果黨中央沒有權威,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可以隨意不執(zhí)行,大家各自為政、各行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黨就會變成一盤散沙,就會成為自行其是的‘私人俱樂部’,黨的領導就會成為一句空話。”[1](P21)
為了寫好這篇大文章,在面對風險挑戰(zhàn)中凝聚最大社會共識,習近平在第1卷中提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第2卷中,他對中國夢作了更深入的闡述,如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它必須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成功,要讓每個人獲得發(fā)展自我和奉獻社會的機會,共同享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
如果說新思想的主題是偉大事業(yè)的話,那么總任務(或主線)則是偉大夢想。習近平在第2卷中闡述了兩者的關系:推進偉大事業(yè),是實現(xiàn)偉大夢想的前提;實現(xiàn)偉大夢想,必將為把偉大事業(yè)推進到更高階段奠定新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等各方面的基礎。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