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9日上午8時40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人民日報社調研。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與人民日報社人民網(wǎng)員工親切合影。人民日報記者 李舸 攝)
“人民日報是黨的陣地。全黨全國人民都從人民日報里尋找精神力量和‘定盤星’。”
兩年前的2月19日,是所有黨報人難忘的重要日子。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人民日報社,同報社員工親切交流,通過人民日報新媒體平臺向全國人民致以元宵節(jié)的問候和祝福,在人民網(wǎng)演播室通過視頻同福建寧德市赤溪村村民在線交流。
“希望大家永遠朝著新的目標不斷努力。黨中央支持你們,我也支持你們。”總書記的殷切寄語,至今環(huán)繞在每位黨報工作者的耳邊。
習近平與《人民日報》的情緣,由來已久。1966年2月7日,13歲的初中生習近平聽到老師誦讀《人民日報》頭版刊登的《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一文時“泣不成聲”;1984年12月7日,時任河北省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第一次在《人民日報》發(fā)表署名文章;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人民日報社,對黨報工作提出要求、寄予厚望……半個多世紀以來,習近平與《人民日報》有著許多的交集和故事。
2018年6月15日,時逢《人民日報》創(chuàng)刊70周年,我們穿越時間和空間,回味故事中的點點滴滴,從中體會習近平那份深深的黨報情緣。
“關懷者”習近平:黨中央支持你們,我也支持你們
“文者,貫道之器也。”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
“要適應變化,不斷壯大,關鍵是要不忘初衷,堅定信念,在堅守新聞輿論陣地的同時堅持與時俱進,為全國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人民日報作為黨的重要輿論陣地,被習近平寄予厚望。
時空節(jié)點回到2016年的2月19日。春風化雨,萬物生輝。
習近平一早來到人民日報社,看望慰問一線采編人員,向新聞工作者致以親切問候,對黨報工作提出要求、寄予厚望。
——在人民日報社史展臺。這里陳列著一份份紙張發(fā)黃的報刊,記錄著黨報的歷史沿革和光輝歷程?!断驅А贰都t旗》《解放日報》……對于那段不凡歲月,習近平饒有興致,一邊駐足觀看,一邊仔細詢問。
展臺上,《中青年干部要“尊老”》的文章吸引了大家目光,這是32年前習近平在人民日報發(fā)表的第一篇文章。往事歷歷在目,習近平說,“這是我當縣委書記的時候寫的”。
——在夜班編輯平臺。“夜班到幾點?”“現(xiàn)在一共多少個版?”……習近平認真問詢夜班編輯的工作。
面對靠攏過來的編輯記者們,習近平強調,人民日報是黨的陣地。毛澤東同志當年親自給人民日報題寫報名。全黨全國人民都從人民日報里尋找精神力量和“定盤星”。
——在人民日報客戶端編輯部。習近平坐在電腦前,用語音為千家萬戶送去祝福:“大家好!在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我向大家致以節(jié)日問候,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
一時間,這段祝福語音傳遍大江南北。網(wǎng)友紛紛留言,“總書記來電話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位編輯拿出手機,習近平仔細傾聽這段音頻,現(xiàn)場響起熱烈掌聲。
——在人民網(wǎng)演播廳。習近平同兩千公里之外的福建省寧德市赤溪村視頻連線。“很高興通過人民日報人民網(wǎng)和你們視頻連線??吹綄幍碌泥l(xiāng)親們,我感到很高興、很親切。我也在想念著你們!”
聽完村黨支部書記杜家住匯報赤溪村令人驚喜的變化后,習近平說,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弱鳥先飛,你們的實踐印證了現(xiàn)在的扶貧方針,就是要精準扶貧。扶貧根本要靠自力更生,要靠強勁的內生動力。黨和國家一直會關心你們,幸福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
“總書記辛苦了”“總書記新年好”“歡迎總書記再來”……習近平在人民日報社調研期間,所到之處,編輯記者們熱烈鼓掌、爭相同總書記握手。仿佛被大家的熱情所感染,在一個多小時的調研中,習近平多次同人民日報社員工合影留念。他寄語在場的編輯記者,“要創(chuàng)造機會多到一線去”,“新聞戰(zhàn)線要接地氣、深入調研,了解真實情況”。
“讀者”習近平:黨報見證了總書記的成長歲月
(1984年6月17日《人民日報》刊登的《正定翻身記》,這是習近平首次作為被報道的對象出現(xiàn)在人民日報上)
2016年的調研,是習近平就任總書記后第一次來人民日報社,但他和《人民日報》的故事其實很早就開始了……
——看《人民日報》報道焦裕祿,習近平兩次落淚
習近平與《人民日報》的情緣最早可以追溯至其少年時期。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頭版位置發(fā)表了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當時習近平13歲,上初中一年級。
對于這篇文章,習近平曾動情地回憶說,“我當時正上初一,政治課張老師念了這篇通訊,我們當時幾次都泣不成聲,特別是講到焦裕祿同志肝癌后期堅持工作,拿個棍子頂著肝部,藤椅右邊被頂出了一個大窟窿時,我深感震撼。焦裕祿精神對我影響很大。……”
1990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讀了《人民日報》頭版的《人民呼喚焦裕祿》一文,再次灑淚。他連夜填寫了《念奴嬌》一詞,詞中寫道“……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