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首頁> 報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嚴書翰:讀懂改革,讀懂中國(6)

——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和規(guī)律

四、中國改革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講好中國故事。我想,中國改革開放40年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我們對此既要做又要說,這才叫做講好中國故事。

首先,中國一定要而且能夠為人類社會作出重要的貢獻。這是由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性質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目標所決定的。

大家知道,我們要為人類作出重大貢獻不是現在才提出來的。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一貫的承諾。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綜合國力還不強的時候,毛澤東同志就豪邁地提出“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這是在1956年毛澤東同志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90周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關于中國要對人類作更多的貢獻,鄧小平同志說:“我是從兩方面來講的:一是我們擺脫了貧困,表明占人類四分之一人口的國家做到了這件事,就可以給人類作更多貢獻。這種貢獻,包含對不發(fā)達的國家提供如何發(fā)展自己國家的經驗,也可以對他們的發(fā)展提供比較多的幫助。二是中國每發(fā)展一步,就使國際的和平力量增加一分。”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國正前所未有地走進世界舞臺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習近平總書記說:“為人類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早就作出的莊嚴承諾。”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其次,如何理解中國改革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拓展了發(fā)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fā)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這是黨的十九大一個很重要的判斷。大家知道,現代化是世界潮流。當今世界有200多個國家,沒有哪個國家說自己是拒絕現代化的。應該看到,西方發(fā)達國家比發(fā)展中國家先走上現代化道路將近200年之久。由于制度和價值觀的原因,使西方發(fā)達國家認為西方的現代化模式是最成功的、是最好的,世界各國都應該效法。但是,歷史、現實和理論都告訴人們,現代化絕不是西方現代化這么一種模式。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引用過這樣一句古語:“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也就是,事物不一樣,這是事物的本性。同時還講到由于環(huán)境不同,得出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中國人民的成功實踐昭示世人,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只要找準正確方向、馳而不息,條條大路通羅馬。”

第二,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為當今世界作出重要貢獻。這種貢獻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類型是可以用數字來表達的貢獻,另外一種是沒辦法用數字表達的貢獻。

能夠用數字來表達的貢獻,前面我已經講了,比如四個 “大”——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yè)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比如30%——我國連續(xù)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

無法用數字來表達的貢獻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為世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我認為,最卓越的智慧就是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順應了當今歷史潮流,契合了各國人民要發(fā)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所以,這個理念一經提出就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已經寫進了聯合國的重要決議。“一帶一路”就是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目標下提出的倡議。

中國為解決世界問題還提供了中國方案。我就舉兩個例子。一是對待經濟全球化的態(tài)度和對策。這個問題迄今還困擾著很多國家,尤其是發(fā)展中國家。雖然個別發(fā)達國家現在想退出經濟全球化,也只不過是個想法,目前還沒看到有哪些重大做法。但是應該看到,很多發(fā)展中國家面對經濟全球化忐忑不安,還抱著觀望的態(tài)度,甚至對經濟全球化進行指責。關于這點,中國用自己的體會、經驗和態(tài)度給世界提供了一個方案:既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又努力消解其負面影響。習近平總書記說過這樣一段話:“當年,中國對經濟全球化也有過疑慮,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也有過忐忑。但是,我們認為,融入世界經濟是歷史大方向,中國經濟要發(fā)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遠不敢到大海中去經風雨、見世面,總有一天會在大海中溺水而亡。所以,中國勇敢邁向了世界市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嗆過水,遇到過漩渦,遇到過風浪,但我們在游泳中學會了游泳。這是正確的戰(zhàn)略抉擇。” 這段話講得非常好,循循善誘、以理服人。誠然,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對是否要參與經濟全球化有過疑慮。在解放思想和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我們思想迅速趕上了時代,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國家人為制造出來的。同時,我們也清楚地意識到,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所以,正確的態(tài)度應該是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又要努力消解其負面影響,這就是我們對解決人類問題提供的一個非常好的中國方案。

二是中國既消除了國內貧困,又為世界減貧事業(yè)作出貢獻。聯合國對發(fā)展中國家的脫貧有明確的指標要求。中國提前超額完成了聯合國對減貧的指標要求。

這里我介紹兩次聯合國的會議。2000年9月,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了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在會上通過了“千年發(fā)展目標”,所有目標以1990年為基準年、2015年為完成年,其中包括,從1990年到2015年間,每日收入低于1.25美元的人口比例減半。到2015年,中國7億多貧困人口成功脫貧,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70%以上。2015年9月份,聯合國又召開了由193個國家首腦參加的峰會,會上形成了一個成果文件叫做《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根據這個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爭取到2030年基本消除極端貧困。但是,根據黨的十九大的部署,再過三年,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將實現脫貧,我們也將提前10年完成聯合國的要求。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以來,中國先后7次宣布無條件免除重債窮國和最不發(fā)達國家對華到期政府無息貸款債務。中國積極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區(qū)、大洋洲的69個國家提供醫(yī)療援助,先后為120多個發(fā)展中國家落實千年發(fā)展目標提供幫助。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銀行,設立絲路基金,都是為了支持發(fā)展中國家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幫助他們增強自身發(fā)展能力,更好融入全球供應鏈、產業(yè)鏈、價值鏈,從而為國際減貧事業(yè)注入了活力。今天的中國正在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為實現全球范圍的平衡發(fā)展而努力。

 

(根據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根據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張凌潔校對:趙葦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