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英國:不朽的《資本論》
“1867年問世的《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最厚重、最豐富的著作,被譽(yù)為‘工人階級的圣經(jīng)’。”——習(xí)近平
1849年8月,馬克思一家來到了英國。直到1883年3月14日離世,在長達(dá)34年的時間里,馬克思一直生活在倫敦。
1852年6月,馬克思得到了一張大英博物館閱覽室的出入證。從此,閱覽室成了馬克思的半個家。他把這里作為《資本論》收集資料和寫作的主要場所,數(shù)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
1867年9月14日,《資本論》第一卷在德國漢堡正式出版。
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與世長辭,他長眠于倫敦的海格特公墓。
“1835年,17歲的馬克思在他的高中畢業(yè)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yè)時的考慮》中這樣寫道:‘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yè),那么,重?fù)?dān)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yàn)檫@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yè)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yuǎn)發(fā)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馬克思一生飽嘗顛沛流離的艱辛、貧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為人類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奮斗,成就了偉大人生。”
“今天,馬克思主義極大推進(jìn)了人類文明進(jìn)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思想體系和話語體系,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認(rèn)為‘千年第一思想家’。”——習(xí)近平
素材來源:央視歐洲中心站《尋訪馬克思》 央視新聞V觀
監(jiān)制:楊繼紅
編導(dǎo):吳璇 張偉浩 楊山
特別預(yù)告:
5月5日19點(diǎn)30分,央視新聞將推出移動直播,央視歐洲中心站記者帶您在倫敦尋找馬克思的印記。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新聞移動網(wǎng)、央視新聞新浪微博將同步直播,敬請收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