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擬對憲法宣誓制度相關規(guī)定作出適當修改。
憲法者,“母法”也,為諸法之首,在百法之上。作為最高行為準則,憲法凝聚著全社會的基本共識和價值觀。從歷史及實踐來看,人民群眾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堅強信心,依托于對憲法的忠誠和信仰,我國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的不竭動力,依托于人民群眾憲法意識的不斷增強。著眼未來,要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依托于全社會對憲法精神的大力弘揚與全面貫徹。
要讓“憲法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會樹立憲法權威、弘揚憲法精神,憲法宣誓制度是一個重要載體。2014年 10月23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凡經(jīng)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行憲法宣誓制度的決定》,以立法方式確立了我國憲法宣誓制度。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儀式的莊重性、嚴肅性和公開性,不僅可以強化憲法對宣誓人內(nèi)心的約束力,增強其使命感和責任感,而且宣誓儀式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憲法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憲法意識,有助于培育和塑造憲法文化,讓憲法家喻戶曉,在全社會形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憲法只有不斷適應新形勢、吸納新經(jīng)驗、確認新成果,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現(xiàn)行憲法自1982年公布實施以來已經(jīng)進行了多次完善。2018年1月,黨的十九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nèi)容的建議》,2月25日,《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nèi)容的建議》正式發(fā)布,我國法治建設邁向新高度。順應新時代要求,有必要對我國憲法宣誓制度作出適當?shù)男薷模@不僅是實現(xiàn)黨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的需要,也是貫徹落實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全會精神的需要,更是適應深化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的需要,將有力地推動全社會尊崇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根據(jù)憲法宣誓制度修訂草案,明確監(jiān)察委員會組成人員依法產(chǎn)生后應當進行憲法宣誓,與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的新形勢相適應。明確宣誓儀式應當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與全國人大常委會2017年9月通過的國歌法有關規(guī)定相銜接。憲法宣誓誓詞中有關奮斗目標的表述修改為“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努力奮斗”,也是與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相契合。黨中央決定對憲法宣誓制度進行適當修改,既順應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要求,又遵循憲法法律發(fā)展規(guī)律,對樹立公民的法治意識、推動憲法實施具有深刻意義和深遠影響。
憲法宣誓并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莊嚴的儀式,鄭重的誓言,是為了讓憲法成為政治參與的行動指南,讓憲法的精神印刻在每一個公民心中。當然,要讓憲法精神深入人心并化為行動自覺,僅靠憲法宣誓制度是不夠的——向憲法宣誓,只是敬畏憲法的第一步,憲法的權威以及對法治的信仰,最根本是來源于憲法及法治的實施。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8/0227/987705.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p>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人大常委會)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QQ交流群209961124,網(wǎng)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