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武生
武生的難度最大,需要過硬的基本功,主要扮演將軍、元帥、神話中的天兵天將等。
生行——武生
上面的照片是三個武生形象,中間的是孫悟空。孫悟空這個人物在戲曲里有點特別,屬于“兩門抱”。“兩門抱”是戲曲行話,就是說演員能扮演兩種不同行當(dāng)?shù)慕巧蚰骋怀鰬蛑械慕巧捎蓛蓚€不同行當(dāng)?shù)难輪T來演。武生可以演孫悟空,武丑也可以,但最常見的還是由武生來演,短打和長靠(扎靠、戴盔、穿厚底靴子、使用長柄武器)的都有。
左邊是京劇《八大錘》中的岳飛,穿著短衣,使的是雙槍,短柄武器,屬于短打武生。另外,《三岔口》里的任堂會,《連環(huán)套》里的竇爾敦等很多人物形象都屬于短打武生。短打武生要求演員腳底下特別的輕盈,動作干凈利索,翻跟頭和身段都特別的帥氣。
再有就是長靠武生。大家看右邊這張圖,難度非常大。演員背著大靠和四桿靠旗,再加上頭盔等其他的行頭,全部加在一起大概有將近20斤,要以這個負重完成“鷂子翻身”的動作,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那么為什么非要這樣裝扮呢?這是戲曲舞臺藝術(shù)的需要。首先,舞臺要高于觀眾的視線,那么不管是武生、老生還是小生,扎上靠以后都要盡量做出比較夸張的動作,以確保劇中人的體態(tài)能夠讓從第一排到最后一排的觀眾都看得清清楚楚。戲曲演員穿厚底兒的鞋子也是為了要把人物夸張變型,增強舞臺表現(xiàn)力,因為鞋子高了,演員在完成相同的動作時身體調(diào)度的幅度就會變大。這個厚底鞋早有淵源,與我們今天穿的松糕鞋不是一回事。除此以外,演員表演時的手勢和眼神也要相應(yīng)的夸張,以便觀眾領(lǐng)會劇中人物的特點和神氣。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