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家非常有學問,她在《女戒》里提出:“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數乎!”意思是,如果只教男孩子讀書,而不教女孩子讀書,就是一種偏頗。她說,女孩讀書也是應該的。“《禮》,八歲始教之書,十五而至于學矣!”《禮記》這部著作是八歲的男女就應該讀,十五歲就要學成的書。所以,班昭既是宮中女師,也是女子教育的提倡者。她寫成的《女戒》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女子,是歷代女子的“塾師”。
歷史上還有一個才女宋氏,被稱為“宣文君”,人們一般把曹大家和宣文君并列。宋氏是前秦(350-394年,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政權之一, 氐族人建立)女經學家,名失傳,籍貫不詳,太常韋逞之母,非常高齡。家傳《周官》學,因家里沒有男孩,所以宋氏的父親就把學問傳給了她。當時的皇帝苻堅在宋氏家里設了一個講堂,令120個學生做她的學生。講堂前面放一個紅色紗幔,宋氏就在紗幔后給大家講周官禮注,使周官學得以保存流傳。宋氏也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位女博士,時人稱為“宣文君”。
再往后到唐代的時候,有才的女子就更多了。唐朝出了兩部女教著作,一個是宋氏姐妹的《女論語》,還有一個是王相母劉氏的《女孝經》。有人專門梳理了《女論語》和《女孝經》所引的書,從中可見她們多么博學。比如《女孝經》所引用的書,包括《孝經》《周易》《白虎通》《漢書》《詩》《中庸》《禮記》《儀禮》《論語》《左傳》《司馬遷報任安書》《尚書》《列女傳》《后漢書》《大戴禮記》《國語》《公羊傳》等。
宋氏姐妹寫成的 《女論語》對古籍的使用雖然稍遜一籌,但也引用了《周禮》《孝經》《世說新語》《禮記》《儀禮》《荀子》《女戒》《齊民要術》《詩經》《嚴氏家訓》《左傳》《后漢書》《尚書》等,這只是其中一部分。可以看出,這些才女有非常多的學術積累。
我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唐朝著名才女上官婉兒。上官婉兒的才女名氣并不像班昭、宣文君似的,那么受到正面評價,因為上官婉兒最后因參政而被唐玄宗給殺掉了。雖然因為參與政治,對上官婉兒的聲望有一些影響,但她作為一個才女,對當時文學(唐朝文學的最大特點是律詩)的發(fā)展,有非常大的影響,可以說跟她有直接的關系。首先,她是當時文學領域的一個傳說。據《太平廣記·才婦·上官昭容》記載:“唐上官昭容之方娠,母鄭氏夢神人畀之大秤,以此可稱量天下。生彌月,鄭弄之曰:‘爾非秤量天下乎?’孩啞應之曰:‘是。’”說上官婉兒的母親在生她的時候,夢見一個神人給了她一桿大秤,說用這個大秤可以稱量天下。母親在她滿月的時候就逗她說:“你是不是也想拿這個秤來稱量天下???”小孩答“是”。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