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連任三屆的“老”委員,這次毫無例外,鄭實再次帶來了和綠色交通發(fā)展有關的話題。交通是北京城市發(fā)展繞不開的話題,從2008年當市政協(xié)委員起,鄭實就開始關注交通問題。11年,從公共交通發(fā)展,到停車難,再到停車設施建設問題,他寫的提案涉及方方面面。鄭實表示,履職這些年,他見證了北京綠色交通發(fā)展,也感受到了政府在這方面下的功夫、作出的努力,對北京綠色交通未來的發(fā)展,他充滿了信心。
鄭實今年帶來的其中一個交通話題,和禮讓斑馬線有關。實際上,這要追溯到2013年他當時寫過的一個提案——斑馬線行人優(yōu)先。
“禮讓斑馬線,在過去幾年實施得不太好。去年6月,北京開展禮讓斑馬線行動收到了明顯成效,但我同時也注意到,機動車右轉(zhuǎn)彎的時候,司機們普遍有這個意識,能夠做到禮讓行人。但是在直行路口,沒有信號燈的情況下,斑馬線行人優(yōu)先還執(zhí)行得不好。所以,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和細則,比如增設一些交通標志、增加攝像頭來進一步管理。”鄭實說,這個話題看似簡單,但卻很難管理,涉及的車、人太多,“都認為這件事法不責眾,所以我更要持之以恒地去呼吁,這也是我在政協(xié)多年的履職過程中的體會。不要以為提案寫了一年后沒答復,或者沒辦成,就失望了。”
前年,他建議以停車嚴格執(zhí)法為突破口,來促進緩解停車難、改善交通秩序;再之前,他提到北京停車的問題,要改變九龍治水的局面,很多部門各管一攤,會形成很多空白地帶,建議形成一個統(tǒng)一聯(lián)動的機制,把停車管理無縫銜接……雖然每年關注焦點不同,但這些交通話題,都特別接地氣。
今年,鄭實還準備就共享停車提出自己的建議。他說,停車設施共享化問題,這個口號喊了很多年,但推行得不好。一些單位出于安保原因,不愿打開圍墻。但從他做建筑設計的專業(yè)角度考慮,其實,改變停車場庫的入口,有可能成為“打開圍墻”的突破口。因為這些停車場的入口往往設計在單位邊緣的位置,如果把出入口改向城市道路,這樣外面的人不用進單位、進圍墻就可以停車了。至于安保問題,完全可以通過樓層之間的安保措施來實現(xiàn)。鄭實說,對北京未來的綠色交通發(fā)展,他充滿信心。綠色交通的理念會越來越深入人心,每個人也都會感受到綠色交通帶給人們的便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