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經(jīng)的我,以為自己很會勤儉持家。
買衣服送的備用扣子、買高跟鞋的備用鞋跟、以及網(wǎng)購的各種軟尺、鏡子、橡皮圈、便利貼之類的贈品,我都想著也許哪天會用得上,于是收進了抽屜,一放就再也沒拿出來過。
衣服穿到自己都不喜歡了,也沒到能用上備用扣子的時候;高跟鞋穿一個夏天,原裝跟也不會爛;軟尺、鏡子、橡皮圈之類的贈品更是來了一波又一波。
一個抽屜堆放著活動中獎得到的一年免費日報,一個抽屜放著各種不知名的充電器、電源線、數(shù)據(jù)線;
冰箱里過期的烘焙食材,藥箱里過期的居家藥品;
鞋柜里生孩子前的高跟鞋當媽后就沒再穿過;
衣柜里當媽前的S碼衣服盡管一兩年沒穿,但似乎還等著我把身材從L碼調(diào)整回去;
孩子穿小的衣服盡管送了一些給別人,但如今還有一箱。
梳妝臺上各種沒用完卻又喜新厭舊買回來的瓶瓶罐罐;
自己的眼鏡已經(jīng)換成了400度,但275度的眼鏡還在書房的柜子上;
看過的雜志已經(jīng)一大堆;
連筆筒里的筆都有幾支寫不出墨水的;
再翻到書柜最頂上的盒子,戀愛時期的所謂各種紀念品,有的竟然只是我去他那個城市的火車票甚至一起逛街的購物小票。
孩子涂鴉的習作,每一幅都覺得獨一無二、異想天開,想好好收藏,留待他長大再看,于是資料夾買了一本又一本也不夠裝。
買了新的東西,舊的又沒有及時處理,所以家里東西越來越多,心情也越來越壓抑。
我曾經(jīng)也一度認為是家里不夠地方收納,于是買了一個又一個收納箱包,煞費苦心地花了大把時間精力分門別類地整理——我一直以為家里東西多又雜亂僅僅是因為沒有整理好。
直到后來,我后來知道了一種病叫“囤積癥”,才瞬間覺得自己原來不是勤儉持家,而是——有病。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