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一個人的心中充滿博愛,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眼神也會流露出和善。嚴(yán)寒之中,星星之火,也能溫暖人心;干涸之時,滴水之愛,亦可感動天地。慈是平和的心態(tài),德是委屈時的包容,善是逆境中的援助,愛是對他人的奉獻(xiàn)。愛能讓貧者富裕,讓弱者剛強;使生命長青,使死神卻步。愛別人,就會被別人所愛。這個世界因愛而溫暖,因愛而美好。
因為心中有愛,所以行為自善。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善良是一切修養(yǎng)之始。擁有善良美好的品質(zhì),就像給自己穿上了盔甲,可以幫助自己抵擋邪惡,亦可以給別人帶來溫暖。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自古以來,就有“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教誨,佛道又言:“眾善奉行,諸惡莫做。”
很多時候,傷害別人就等于傷害自己,幫助他人亦是自己積功累德。不驚擾別人的寧靜,就是慈悲;不傷害別人的自尊,就是善良。
人活著,發(fā)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滅別人的燈。佛家有道,今天你若害了他人,明天或許你就會被他人所傷,因果終是循環(huán)。
善乃是人格的一種實現(xiàn)。行善流芳千古,作惡遺臭萬年。做人,就應(yīng)該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愛,行中有善。溫和待人,友善處事。禮發(fā)于誠,聲發(fā)于心,行出于義。
相信,只要從真誠開始,每一種善舉都將刷新你的心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人生境界,不一樣的因緣際遇。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