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早上,你擠地鐵時,
想起了公司主管,羨慕得很:
“我能當(dāng)主管就好了,月薪多兩千呢!”
此時,你主管正坐在馬桶上,
他想起了鄰居強,羨慕得很:
“強是個處長,在市中心有三套房。”
此時,強正在吃早飯,
他想起了同學(xué)剛,羨慕得很:
“剛在做生意,月收入幾十萬,
一身名牌,住著豪宅,開著名車。”
此時,剛正躺在床上看新聞,
他看到了馬云,羨慕得很:
“有一天,我能成為首富就好了。”
你看,這就是“貪得無厭”的我們。
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
我們以兩種方式“失去了自我”。
第一種是“生活給別人看”。
漫畫家朱德庸對此有段精彩描述:
“他穿時尚衣服是為了讓別人看,
他開的車也是為了讓別人看,
他買別墅也是為了讓別人看,
他送孩子上名校也是為了讓別人看,
他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給別人看自己的財富、品味、成績,
從而刷出‘我比別人牛逼’的優(yōu)越感。”
第二種是“看別人如何生活”。
別人有了豪車,我也想要豪車;
別人有了別墅,我也想要別墅;
別人孩子讀名校,我家孩子也要讀名校;
從而證明“你看,我也跟你一樣牛逼”。
為了刷出“我比你牛逼”或者“我跟你一樣牛逼”的存在感,
我們在“氣喘吁吁”中度過了一生。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
有一個美麗的食人島。
這島上不僅景色絕美,
還有豐富的淡水和食物。
躺在沙灘上曬著陽光,
人會感到無比的快樂和幸福。
可到了夜晚,島上湖水就會變成強酸,
把人與動物全部消融掉。
食人島是一個隱喻,指的是那些看似能給我們帶來幸福的東西,其實恰恰是“吃掉我們”之所在。
有人說:“我不幸福,因為沒錢,有了錢就幸福了。”
有人說:“我不幸福,因為沒權(quán),有了權(quán)就幸福了。”
有人說:“我不幸福,因為沒名,有了名就幸福了。”
但最終的結(jié)果是——
得到錢之后,我們期待更多的錢。
得到權(quán)之后,我們期待更大的權(quán)。
得到名之后,我們期待更大的名。
2013年,法國市場調(diào)查公司做了一個調(diào)查,
結(jié)果顯示:71%的中國人表示,將根據(jù)自己擁有物質(zhì)的多少衡量個人成功——在所調(diào)查國家中,位居榜首。
而全球平均數(shù)據(jù)為34%。
得隴望蜀,這就是我們痛苦的根源。
喜歡周國平的一句話:
“一個人的欲望超過了你的自然需要,超出以上的那些部分都是你痛苦的根源。”
我們?nèi)绾尾拍塬@得幸福?
愛因斯坦說:“同一層面的問題,不可能在同一個層面解決,只有在高于它的層面才能解決。”
在物質(zhì)層面,永遠無法解決幸福的問題。
幸福的問題只有在內(nèi)心的層面才能解決。
就要像俞敏洪說的那樣:
“對于生命不需要的財富不要有過分的貪欲,能夠云淡風(fēng)輕,我們要去追求內(nèi)心的充實和滿足。”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