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發(fā)現(xiàn)我們家門口的老太太們總能給我素材。
因為我今年要搬到武漢去,孩子也要轉過去上學,所以我只要在樓下,大家就喜歡問我這些問題。
問:孩子是不是要轉到武漢去呀?
答:是。
問:武漢上學多貴呀,你又照顧不過來,還不如放在家讓她奶奶帶,你多省心,這樣不好嗎?
答:大城市資源會好一點,孩子會學得更多。
其中一個老太太很不屑:切,大山的孩子也有考上清華北大的,大城市的孩子也有成績差的。
這樣的論調好有市場啊,特別是在我們老家,幾乎人人都信奉這樣的理論。
所以我不打算反駁。
但是一位姓黃的老太太先反駁了,她說:你看一下山里孩子考大學的比率有多少,再看一下城里孩子考大學的比率有多少。
到大地方,對孩子來說就是有好處,孩子看到的和學到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
我忍不住在心里夸老太太,雖然一把年紀,但是思維方式很新潮嘛。
為我要搬到武漢這事兒,老太太們都挺不贊同的,包括很多年輕的親戚,都說我自討苦吃。大城市花費那么高,還沒人幫我看孩子,我居然還拼命地想去,真是腦袋進水了,享福享多了,住在老家多好呀。
只有這位黃太太,一直說到大城市是好事,一直贊同我的做法。并且經常說,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總之,就是特別寬容的一個人,別人怎么選擇,她都不會大驚小怪,不會覺得人家腦子進水。
包括現(xiàn)在年輕女孩穿衣服,我們家門口的老太太也會嘀咕:穿的什么呀,露胸露背露屁股,丑死了,現(xiàn)在的女孩子呀,一點羞恥心都沒有。
黃太太總是會說:人家穿的哪里不好看了,年輕人穿得跟我們以前不一樣,這不很正常嗎?
這么說吧,她就是這些老太太中的一股清流。
我以前覺得,一千個人有一千個樣子,黃太太是這個樣子并不奇怪。直到昨天我看到一句話,忽然恍然大悟。
黃太太的寬容不是空穴來風,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因為她見識得足夠多。
她有兩個女兒,都在大城市生活,她和老伴退休以后,也沒什么事做,經常這個女兒家住一段時間,那個女兒家住一段時間。女兒們還經常帶她出去旅行,所以老太太見識得比較多,知道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每個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很多事情她都能夠理解。
不是她天生寬容,而是因為了解得足夠多,所以那些在別人看來很不能理解的事情,她能夠理解。
因為理解,所以寬容。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