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多行業(yè)明星,一個人帶動一群人
來自海南的動畫選手戴敏宏已經是第二次參加振興杯大賽了,作為海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的老師,戴敏宏是學生們的“偶像”。2013年第一次參加振興杯比賽之后,他把賽場上的經驗傳授給了學生,指導學生參加了許多比賽,曾在2016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中拿到了3個冠軍,風靡全校。在他的帶動下,更多的學生走上各種賽場,成為行業(yè)的佼佼者。
在譚傳恩看來,振興杯不能只是讓獲獎者受益的平臺,而是應該通過打造技能明星,帶動全社會重視技能人才的氛圍。
“我們要思考這種明星帶動效應,比如是否可以用巡講的方式,用他們的故事去激勵身邊人,讓這些技工成為青年群體中的偶像。”他說。在廣東,優(yōu)秀的青年技工能夠獲得五四青年獎章,可以和省長面對面,“我們就是想傳遞這樣一個意識,他們是技工,是藍領,但是全國人民都認可的藍領。”
盡管只是一個最普通的青工,但來自重慶長安股份有限公司的模具工崔吉歌也有著“明星夢”,而他的偶像是技工行業(yè)的前輩——同樣來自長安的高級技師楊罡,他在中國超級鉗工爭霸賽上憑著自己的技術絕活兒贏得了冠軍。
“用電鉆在生雞蛋上打眼,但不能打到里面的那層薄膜,用工具割斷纏在燈泡上的超細鐵絲,但不能損壞燈泡。”說起楊師傅的技術,崔吉歌眼里滿是崇拜的光芒,“那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吧。”
崔吉歌的工作枯燥而辛苦,做一副模具一般都要幾個月的周期,在這幾個月里,塑形、切邊、打磨、調試………每天都要對著機器待好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在工作的過程中,流血也是家常便飯,擼起褲管袖子,可以清晰地看見他的傷痕。“調試做零件的時候常常會被零件割出傷口,有的時候,鐵屑也會飛濺到眼睛里。”嚴重的時候,他手上的筋都被割斷了。
即便是這樣,他也從未想過要放棄,除了養(yǎng)家糊口的真實壓力,他覺得自己也確實喜歡上了自己的職業(yè)。“夢想成為楊老師那樣的牛人。”
而事實上,崇拜楊罡的也不只是崔吉歌一個,他說,楊罡是很多同事的偶像。
在譚傳恩看來,有這樣的行業(yè)偶像是好事,能夠用偶像的力量去影響行業(yè)里的年輕人。
他說,在國外,世界技能大賽是技能行業(yè)中的奧林匹克,世界技能大賽的冠軍地位不亞于奧運會冠軍,知名度不亞于明星。而讓他覺得遺憾的是,在中國遠達不到這種狀態(tài)。
打造更多的行業(yè)明星,這正是振興杯以及各種賽事所要努力達到的狀態(tài)。事實上,這樣的狀態(tài)正在形成。1300多萬名青年技術工人參加各級競賽,超過22萬名青年通過技能競賽活動晉升技術等級,一大批技術明星誕生,這是振興杯13屆以來的“成果”。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