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歷史寓含規(guī)律,揭示規(guī)律必須透視歷史。”
遵義會議舊址,二樓會議室的火盆,似乎還炭火熊熊。在這里,“實際上形成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保證了紅軍殺出重圍,走向勝利。
之前,這支年輕的隊伍篳路藍縷,缺乏經(jīng)驗。湘江之戰(zhàn)血拼5天5夜,紅軍由出發(fā)時的8.6萬,銳減到3萬多!遭遇重大損失后,才痛定思痛。
“群龍得首自騰翔,路線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糾正,天空無限任飛揚。”為緬懷遵義會議,朱德元帥賦詩一首。
這是血戰(zhàn)得來的辯證法:核心在真槍真刀中形成,反過來,又引領推動戰(zhàn)爭實踐。越是在生死關頭,核心越重要——“這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歷史邏輯”。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紅軍與敵人經(jīng)常是1∶20,力量懸殊。正是有毛主席這個核心,才“幾度危難急,賴之轉為安”。
1947年3月,蔣介石集中34個旅23萬人,三面圍攻陜甘寧邊區(qū)。毛主席堅持留在陜北,不過黃河,大家為毛主席的安全而擔心。
當時,解放戰(zhàn)爭已經(jīng)打響。周恩來給大家解釋說:“航船在大海上遇到風暴,舵手堅守崗位,沉著駕駛,會給全船的人帶來無窮的力量,這是戰(zhàn)勝風暴的決定因素。”
過去的征程,有坦途,也遇到過驚心動魄、九鼎一絲的危機:篡黨奪權、策劃武裝政變、想插手軍隊。因為全軍都聽毛主席的話,各種陰謀都沒得逞。
這是緊要關頭給出的答案:不管遇到什么惡浪和風波,只要有核心掌舵,只要軍權牢牢地掌握在黨的手里,黨和國家就“亂不了”,部隊就“跑不了”,陰謀家就“反不了”。
一國之運,砥礪奮進就能迎來高潮。新長征路上,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人民軍隊最高統(tǒng)帥,習主席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政治智慧、理論勇氣、卓越才能和駕馭全局的能力,大氣魄治黨治國治軍,大視野運籌國內國際大局,大手筆推動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黨、國家和軍隊面貌發(fā)生歷史性巨變,贏得人民群眾和全軍官兵發(fā)自內心的愛戴。
人民軍隊,須遵從人民的意志。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核心,自覺將維護和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習主席和軍委倡導的堅決響應,習主席和軍委部署的堅決落實,習主席和軍委決定的堅決執(zhí)行,習主席和軍委禁止的堅決不做。始終凝聚在黨旗下,始終看齊追隨,奮力強軍。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